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旗叶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孟维伟
张永丽
马兴华
石玉
于振文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山东省无棣县农业局
[3] 山东省泰安市农业局
关键词
灌水时期; 灌水量; 小麦; 耗水特性; 光合作用; 籽粒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2004—2005和2005—2006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0、泰山23和泰山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灌水(W0)、拔节水60mm(W1)、拔节水60mm+开花水60mm(W2)和拔节水60mm+开花水60mm+灌浆水60mm(W3)4个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耗水特性、旗叶光合作用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2004—2005生长季,济麦20和泰山23均以W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耗水量和灌水效率分别高于和低于W1处理;两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以W1和W2处理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济麦20的W1和W2处理无显著差异,而泰山23的W1处理高于W2处理。2005—2006生长季,济麦20和泰山22分别以W1和W2处理获得最高籽粒产量,两处理的耗水量(451.3mm和459.2mm)无显著差异;两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以W0处理最高,W3处理最低,其中济麦20的W1处理高于W2处理,而泰山22在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随灌水量的增加,土壤供水量和降水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率降低,灌水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率增大。济麦20的W0处理的旗叶光合速率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在灌浆初期与W1、W2和W3处理无显著差异,灌浆中后期显著降低,但W0处理有利于蔗糖向籽粒转移,灌浆后期旗叶中蔗糖滞留较少,这是W0处理的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生理原因之一。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效率,在未灌底墒水条件下,济麦20和泰山23以拔节水灌60mm或拔节水和开花水各灌60mm为节水高产的模式;在灌底墒水60mm条件下,济麦20以拔节水灌60mm、泰山22以拔节水灌60mm或拔节水和开花水各灌60mm为节水高产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884 / 18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 [J].
赵广才 ;
常旭虹 ;
刘利华 ;
杨玉双 ;
李振华 ;
周双月 ;
郭庆侠 ;
刘月洁 .
作物学报, 2007, (11) :1828-1833
[2]   亏缺灌溉下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合产物积累运转的相关研究 [J].
胡梦芸 ;
张正斌 ;
徐萍 ;
董宝娣 ;
李魏强 ;
李景娟 .
作物学报, 2007, (10) :1711-1719
[3]   石新733小麦的水分生理特点及节水灌溉效应 [J].
马瑞昆 ;
贾秀领 ;
张全国 ;
张丽华 ;
姚艳荣 ;
杨利华 .
作物学报, 2007, (09) :1446-1451
[4]   花后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谭维娜 ;
戴廷波 ;
荆奇 ;
曹卫星 ;
姜东 .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2) :314-317
[5]   高温下干旱和渍水对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和物质转运的影响 [J].
赵辉 ;
戴廷波 ;
姜东 ;
荆奇 ;
曹卫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2) :333-338
[6]   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与最优灌溉制度的研究 [J].
刘增进 ;
李宝萍 ;
李远华 ;
崔远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4) :58-63
[7]   水分调控对冬小麦同化物分配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J].
任巍 ;
姚克敏 ;
于强 ;
欧阳竹 ;
王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4) :97-99
[8]   限量灌溉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J].
许振柱 ;
于振文 ;
不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3, (01) :6-10
[9]   不同灌溉制度下冬小麦产量效应与耗水特征研究 [J].
居辉 ;
兰霞 ;
李建民 ;
周殿玺 ;
苏宝林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5) :23-29
[10]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合生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