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不是权利——从我国《宪法》第51条说起

被引:20
作者
马岭
机构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
关键词
权利; 利益; 国家; 集体; 个人;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9.05.004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利益不是权利而只是权利的要素之一,他人可能维护你的利益,但不能代替你享有权利。我国《宪法》第51条关于"利益"与"权利"的区分对宪法理论和宪政实践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公民权利不可能与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利"而只可能与其"利益"发生冲突,权利只存在于平行主体之间(如国家与国家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外的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或非平行关系中的"弱势"一方(如国家与集体关系中的集体、集体与个人关系中的个人、国家与个人关系中的个人)。公民权利也并非都会对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构成威胁,有些权利不可能损害其利益,如信仰、思想、良心自由;与其利益冲突的主要是个人权利中具有明显利益成分的权利,如财产权、社会保障权等;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一般不能成为剥夺人身权(如生命权、健康权)的理由。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亦有别于"公共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人权概念起源.[M].夏勇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2]  
法理学.[M].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  
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M].(美)J.范伯格(JoelFeinberg)著;王守昌;戴栩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14]  
认真对待权利.[M].(美)罗纳德·德沃金(RonaldDworkin)著;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5]  
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M].范伯格.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16]  
法与宪法.[M].(英)W.Ivor詹宁斯(W.IvorJennings)著;龚祥瑞;侯健译;.三联书店.1997,
[17]  
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M].(美)爱德华·S.考文(EdwardS.Corwin)著;强世功译;.三联书店.1996,
[18]  
论自由.[M].(英)约翰·密尔(JohnStuartMill)著;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