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强沙尘天气的发展和时空演变机制的数值模拟

被引:17
作者
张小玲 [1 ]
程丛兰 [1 ]
谢璞 [2 ]
王迎春 [1 ]
徐晓峰 [1 ]
刘伟东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2] 北京市气象局
关键词
强沙尘天气; 发展结构; 沙尘浓度;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02年4月6-8日由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引发了一次连续沙尘暴天气,特别是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沙尘持续影响时间较长,强度大。利用与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气象模式完全耦合的区域沙尘数值模式,模拟研究这次强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浓度的空间分布结构和时间演变趋势。模拟结果与地面天气观测、定点沙尘颗粒物浓度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和检验。结果表明:沙尘数值模式较逼真地刻画出这次连续强沙尘天气的形成、发展、移动、减弱的全过程;客观地揭示了强沙尘天气过程的垂直分布结构和沙尘浓度的时空演变机制;模拟的强沙尘以及输送至下游的浮尘天气范围、强度和出现时间与实况基本一致,特别是对我国华北和东北沙尘的模拟相当成功。高时空分辨率的数值模式对研究沙尘的发生、发展机制和预报预警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风沙物理研究五十年(Ⅰ) [J].
董治宝 .
中国沙漠, 2005, (03) :293-305
[2]   近年来北京沙尘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张小玲 ;
李青春 ;
谢璞 ;
王迎春 ;
李慧君 .
中国沙漠, 2005, (03) :417-421
[3]   沙尘天气影响因子的对比分析 [J].
矫梅燕 ;
牛若芸 ;
赵琳娜 ;
延昊 .
中国沙漠, 2004, (06) :36-40
[4]   与动力场相耦合的区域沙尘分档模式及个例模拟 [J].
程丛兰 ;
王迎春 ;
刘伟东 ;
张小玲 ;
徐晓峰 ;
谢璞 .
科学通报, 2004, (19) :2007-2013
[5]   2002年春季中国沙尘天气与物理量场的相关分析 [J].
张平 ;
杨德保 ;
尚可政 ;
王式功 .
中国沙漠, 2003, (06) :72-77
[6]   中国北方的典型强沙尘暴事件(1954~2002年) [J].
周自江 ;
章国材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1) :1224-1228
[7]   一次引发华北和北京沙尘(暴)天气起沙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J].
赵琳娜 ;
孙建华 ;
赵思雄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3) :279-294
[8]   北京强沙尘暴史和周围生态环境变化 [J].
陈广庭 .
中国沙漠, 2002, (03) :9-12
[9]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J].
钱正安 ;
宋敏红 ;
李万元 .
中国沙漠, 2002, (02) :10-15
[10]   2000年我国沙尘暴的组成、来源、粒径分布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J].
庄国顺 ;
郭敬华 ;
袁蕙 ;
赵承易 .
科学通报, 2001, (03) :19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