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强沙尘天气的发展和时空演变机制的数值模拟

被引:17
作者
张小玲 [1 ]
程丛兰 [1 ]
谢璞 [2 ]
王迎春 [1 ]
徐晓峰 [1 ]
刘伟东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2] 北京市气象局
关键词
强沙尘天气; 发展结构; 沙尘浓度;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02年4月6-8日由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引发了一次连续沙尘暴天气,特别是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沙尘持续影响时间较长,强度大。利用与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气象模式完全耦合的区域沙尘数值模式,模拟研究这次强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浓度的空间分布结构和时间演变趋势。模拟结果与地面天气观测、定点沙尘颗粒物浓度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和检验。结果表明:沙尘数值模式较逼真地刻画出这次连续强沙尘天气的形成、发展、移动、减弱的全过程;客观地揭示了强沙尘天气过程的垂直分布结构和沙尘浓度的时空演变机制;模拟的强沙尘以及输送至下游的浮尘天气范围、强度和出现时间与实况基本一致,特别是对我国华北和东北沙尘的模拟相当成功。高时空分辨率的数值模式对研究沙尘的发生、发展机制和预报预警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Development of a Severe Sand-dust Storm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Northwest China[J] . Xiao-Ling Zhang,Linsheng Cheng,Yong-Seung Chung.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Focus . 2003 (2)
[12]  
Northeast Asian dust storms:real-time numerical prediction and validation. Shao Y P,Yang Y,Wang J J,et al. J Geophy.Res . 2003
[13]  
A high-resolution numerical study of the Asian dust storms of April 2001. Liu, M,D. L. Westphal,S. Wang, et al.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2003
[14]   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J].
叶笃正 ;
丑纪范 ;
刘纪远 ;
张增祥 ;
王一谋 ;
周自江 ;
鞠洪波 ;
黄签 .
地理学报, 2000, (05) :513-521
[15]   2000年春季北京特大沙尘暴物理化学特性的分析 [J].
张仁健 ;
王明星 ;
浦一芬 ;
刘强 ;
符建中 ;
张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3) :259-266
[16]   东亚地区黄沙长距离输送模式设计 [J].
黄美元 ;
王自发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8, (04) :243-255
[17]   黑风暴的沙尘形成与输送参数化及中尺度数值试验 [J].
刘春涛 ;
程麟生 .
气象学报, 1997, (06) :87-100
[18]   沙尘暴的光学遥感及分析 [J].
邱金桓 ;
孙金辉 .
大气科学, 1994, (01) :1-10
[19]   沙暴天气下大气中沙尘粒子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微结构 [J].
游来光 ;
马培民 ;
陈君寒 ;
栗柯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1, (01)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