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构造变动对土壤分带格局和古气候事件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马宗晋,聂高众,张培震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地球构造运动,土壤带分布,古气候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1.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本文初步综编了新生代地质事件序列表(以中国为主),其中有一些对应较好的事件群,启发了我们对一些事件时间链的机理思考,并展示了探索气候事件应予涉及的研究范畴。本文通过对全球土壤带分布和全球构造板条分布的对比研究,认为土壤带的分布有两点突出表现:一是与全球构造板条分带格局基本相似,二是喜马拉雅一阿尔卑斯高原山带和美洲科迪勒拉高山高原带决定了两条平行于它们的土壤带,说明构造活动所造成的地形起伏对气候局域变化的重要影响。通过对青藏高原第四纪抬升史及中国黄土-古气候的研究,可以认为,第四纪时期的几次重要的气候转型事件都是由当时的地球构造活动所引发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二百五十万年来季风环流与大陆冰量变化的阶段性耦合过程 [J].
刘东生 ;
丁仲礼 .
第四纪研究, 1992, (01) :12-23
[2]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 (三)时间标尺 [J].
丁仲礼 ;
余志伟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1991, (04) :336-348
[3]   全球变化研究——一个新的国际前沿科学计划 [J].
陈泮勤 .
第四纪研究, 1990, (01) :68-75
[4]   关于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气候影响的讨论 [J].
彭华 .
地理研究, 1989, (03) :85-94
[5]   中国第四纪冰期、地文期和黄土记录 [J].
李吉均 ;
康建成 .
第四纪研究, 1989, (03) :269-278
[6]   黄河中游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水系演化 [J].
朱照宇 .
地理学报, 1989, (04) :429-440
[7]   黄土区沟谷发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洛川黄土塬区为例) [J].
袁宝印 ;
巴特尔 ;
崔久旭 ;
殷强 .
地理学报, 1987, (04) :328-337
[8]   北京地区第四纪冰期与构造-气候旋回 [J].
吴锡浩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 (02) :111-121
[9]   世界海面变化研究的进展 [J].
杨怀仁 ;
杨达源 .
海洋科学, 1981, (01) :39-44
[10]   亚欧地震系的地震构造特征 [J].
马宗晋 ;
陈章立 ;
傅征祥 ;
薛峰 .
中国科学, 1980, (09) :883-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