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的结构变化和区域差异

被引:10
作者
乔恒 [1 ]
郭昕 [1 ]
曹大澂 [2 ]
孙凡 [1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区域发展; 农业政策;
D O I
10.13300/j.cnki.hnwkxb.2015.01.004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采用2002-201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相关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各省和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发现:技术效率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在2004-2005年和2008-2009年出现了两次ECH同TCH的反向变动;技术效率的解释度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70%的比重。由此提出,当前农业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保证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加强农业生产的技术和区域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金怀玉 ;
菅利荣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2) :29-35+42
[3]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构成及区域趋同性分析——基于1996-2010年Malmquist指数法 [J].
白林 ;
万忠 ;
罗其友 ;
林伟君 ;
方伟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2, (05) :552-555
[4]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动态分解研究——以2000-2008年我国30个行政区域数据为样本 [J].
杨杰 ;
叶小榕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 25 (07) :38-43
[5]   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现状与展望 [J].
钱文荣 ;
郑黎义 .
中国农村观察, 2011, (01) :31-38+95+97
[6]   中国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1992~2007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 [J].
王珏 ;
宋文飞 ;
韩先锋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8) :24-35
[7]   我国中部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生产效率的构成分析 [J].
倪冰莉 ;
张红岩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0, 26 (02) :140-146
[8]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 [J].
车维汉 ;
杨荣 .
财经研究, 2010, 36 (03) :113-123
[10]   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距与收敛性分析 [J].
李谷成 .
产业经济研究, 2009, (02) :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