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心脏按压机制探讨

被引:23
作者
何忠杰
林洪远
赵宇
陈东
机构
[1] 解放军医院SICU!北京
[2]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医院!阜新
关键词
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4.1 [体外循环及复苏术];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心跳骤停病人行胸外按压时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13例使用Swan-Ganz导管和有创血压监测的危重病人在呼吸心跳停止后给予高浓度吸氧,并持续胸外按压(频率80~170次/min)心肺复苏,分段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1.心排量(0.98~4.18L/min,平均2.34±1.19L/min)在按压的前1~3min内呈先升后降变化;2.所测各处右房压、肺动脉压、外周动脉压不等,心脏灌注压为5.60±6.80/0.80±1.87(平均压2.00±3.33)kPa。由于收缩压差大,舒张压差小,故按压期可能为心脏的灌注期;3.心排量在按压频率100~150次/min范围可获得较高心排量,高频率的作用在于使胸壁、胸腔、大血管(动脉、静脉)、心腔之间产生了最佳的频率共振,达到了较理想的心排量,可能最佳胸外按压频率在120~140次/min之间,能有2倍于常规频率(80~100次/min)的能量传递;4.肺循环阻力(PVR)大于外周循环阻力(SVR),右心室功(RVW)及右室每搏功(RVSW)下降幅度小于左心室功(LVW)、左室每搏功(LVSW),说明胸外按压更多影响在肺循环和右心腔部分。结论:胸外心脏按压在高频率时存在频率共振机制,最佳的共振频率可能在120~140次/min。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人体心脏按压存在压力传导梯度 [J].
何忠杰 ;
党广博 ;
尹长富 ;
张宪 ;
常玉明 .
急诊医学, 1995, (03) :149-152
[2]   人体心脏按压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观察 [J].
何忠杰 ;
张宪 ;
吴煜 ;
尹长富 .
急诊医学, 1993, (03) :169-172+192
[3]   胸外心脏按压是否需要改进 [J].
何忠杰 ;
沈文筠 ;
林洪远 ;
张星火 ;
黄若宇 ;
姚金风 ;
陆翠玲 ;
翁志华 ;
李晓静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3, (02) :15-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