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对中医脾生理功能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17
作者
陈素美
机构
[1] 河南中医学院
关键词
脾; 生理功能; 现代研究; 综述;
D O I
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10.04.039
中图分类号
R223 [中医生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目的:总结并探讨对中医脾生理功能的现代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20年的相关文献并加以总结。结论:脾主运化水谷的功能在现代医学中主要表现为消化、吸收、胃肠运动代谢、胃肠道激素,且与多种酶与微量元素密切相关,甚至提出了"脾不主运化,酶主运化";脾统血则基于凝血因子和微循环;脾主肌肉与线粒体的功能非常相似;脾主药物动力学有一些研究事实,仍尚待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348 / 3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1]   脾虚证与血循环关系研究 [J].
徐重明 ;
汪自源 ;
聂天 .
河北中医, 1997, (03) :4-5
[12]   紫斑脾不统血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实验研究 [J].
张朝明 ;
郭勃 ;
杨明均 ;
王军 ;
徐华清 ;
寇孟珂 ;
杜联 ;
刘松山 .
中国中医急症, 1996, (03) :129-131+4
[1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组织病理学改变性别差异的探讨 [J].
杨宇飞 ;
胡乃平 ;
王天恩 ;
周霭祥 ;
麻柔 ;
褚建新 ;
应红光 ;
陈广垠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 (02) :19-21
[14]   脾阴虚证与微观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J].
杨建华,黄英俊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 (02) :93-94
[15]   脾主肌肉与K+、Na+、Cl-关系的探讨 [J].
周平桢 ;
秦小珑 ;
宋军福 .
江西中医药, 1995, (S4) :4-5
[16]   脾虚证外周微循环对比观察 [J].
马宗林,包力,刘翠霞,孙起文,乔惠珑 .
辽宁中医杂志, 1995, (10) :437-438
[17]   脾虚大鼠模型的肠系膜微循环及微血管超微结构改变 [J].
包力,马宗林,刘翠霞,邹赛英,孙起文,乔惠珑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5, (02) :31-32
[18]   脾胃虚证的X线分析 [J].
孟庆学 ;
侯学艺 .
陕西中医, 1995, (04) :192-192
[19]   过敏性紫癜的预后及治疗进展 [J].
喻宁芬 .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1994, (02) :74-76
[20]   脾气虚证大鼠骨骼肌的形态学和形态计量研究 [J].
杨维益 ;
梁嵘 ;
文平 ;
杨淑珍 ;
杨敏 ;
贾旭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3, (03) :157-1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