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区协作——古代都江堰灌区水系管治的启示

被引:9
作者
袁琳 [1 ]
袁琳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生态基础设施; 地区协作; 都江堰灌区; 水系统; 管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 [水资源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古代都江堰灌区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发达的人工水系统,与此相协调形成的地区管治体系对保障地区水系统持续发挥多样的服务功能起到重要作用,为地区居民带来广泛福祉。本文通过系统发掘相关历史文献研究这一地区水系管治的历史经验,从国家决策与地域监管、多县统筹与地域整合、县域管理与乡村自治等三个方面反映古代都江堰灌区水系统建设、维护中的地区协作特征,并以此启发当前中国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认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地区整体观、重视"均和性"的建设原则、广泛的社会共识与多层次的地区协作。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3+52 +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现状、问题与展望 [J].
李锋 ;
王如松 ;
赵丹 .
生态学报, 2014, 34 (01) :190-200
[2]   生态基础设施理论与实践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相关研究综述 [J].
乔青 ;
陆慕秋 ;
袁弘 .
风景园林, 2013, (02) :38-44
[4]   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 [J].
刘翠溶 .
南开学报, 2006, (02) :14-21
[5]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 [J].
俞孔坚 ;
李迪华 ;
刘海龙 ;
程进 .
城市规划, 2005, (09) :76-80+97
[6]  
巴蜀撷影[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四川省档案馆, 2008
[7]  
巴蜀移民史[M]. 巴蜀书社 , 谭红主编, 2006
[8]  
国史探微[M]. 新星出版社 , 杨联陞著, 2005
[9]  
魏廷吉捆卖水田房屋基地林园文契 .2 .
[10]  
清代地契史料[嘉庆至宣统] .2 熊笃敬. 四川省新都县档案局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