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寒武纪“臼齿状构造谜”的一些认识:来自天津蓟县剖面高于庄组的信息

被引:21
作者
梅冥相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前寒武纪; 臼齿状构造; 高于庄组; 天津蓟县剖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臼齿状构造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中的、特殊的"谜"一样的沉积构造,以发育一系列奇形怪状、大大小小的裂缝和裂隙为特征,这些裂缝和裂隙由等粒和均匀的微亮晶方解石充填。臼齿状构造时代分布的特殊性(新太古代至新元古代)以及分布的全球性,使其在显生宙还未发现类似的对等物。对臼齿状构造成因的不同认识使其成为"臼齿状构造谜"。天津蓟县剖面中元古界高于庄组(1,600Ma至1,400Ma)第3段隐晶质泥晶灰岩序列中的臼齿状构造,以其特别的沉积特征为了解"臼齿状构造谜"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这些特征包括:(1)臼齿状构造特别的形态学特征,(2)由微亮晶所充填的臼齿状裂缝具有明显的边界(以富集残余有机质和黄铁矿为特点),(3)臼齿状构造的宿主岩石是不发育叠层石和纹理化构造的隐晶质泥晶灰岩,(4)与臼齿状构造常常共生的极为特别的宏观藻类化石等。因此,臼齿状构造可以解释为一种发育在席底生境中、由一系列复杂的作用过程所形成的、与微生物相关的原生沉积构造。作为前寒武纪最普遍的沉积现象,臼齿状构造为更好地理解复杂多变的前寒武纪碳酸盐岩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597 / 61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The Paleobiology of Plant Protests .2 Tappen H. . 1980
[22]  
Archean Molecular Fossils and the Early Rise of Eukaryotes .2 Jochen J. Brocks,Graham A. Logan,Roger Buick,Roger E. Summons. Science . 1999
[23]  
Microbially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A new category with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primary sedimentary structures .2 Noffke N,Gerdes G,Klenke Tet al.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