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基于水资源供需平衡机制的安徽省干旱时空分布
被引:10
作者:
周亮广
[1
]
戴仕宝
[1
]
江玉晶
[2
]
机构:
[1] 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干旱;
水资源供需平衡;
安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1 [水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目前大多数干旱研究偏于气象、水文和农业干旱,不能较好地反映供求矛盾,论文根据水资源供需成因的旱情评价方法,对安徽省2001—2005年的旱情时空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在时间上,安徽省2001和2005两年同为中度干旱,但差别甚大,平水年份的2005年的旱情等级数(Drought Index,DI)(1.485 9)却远高于偏枯的2001年(DI 0.890 9);在空间上,平水年份的2005年总体为中度干旱,但各地市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用水量大的城市干旱严重(如合肥、淮南、马鞍山、芜湖市等)。淮北(DI-0.146 1,无旱)与芜湖(DI 2.466 2,严重干旱)两市水资源自然量和人口数量都相当,但旱情迥异。研究发现,造成上述旱情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引起的水资源供需量的巨大差别。研究认为,在现代的社会背景下,单独的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已不能全面反映旱情状况,而社会经济干旱对旱情的描述更为直观,采用水资源供需平衡机制对旱情的评价也更符合实际。
引用
收藏
页码:1030 / 1039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