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供烃成藏——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膏盐岩下天然气成藏新认识

被引:52
作者
杨华 [1 ,2 ]
包洪平 [1 ,2 ]
马占荣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侧向供烃; 供烃窗口; 奥陶纪; 膏盐岩; 岩性圈闭; 天然气成藏; 勘探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发育巨厚的膏盐岩地层,其中尤以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6亚段膏盐岩分布范围为最广,具有良好的区域封盖条件。近期钻探及研究证实,该盆地东部奥陶系盐下的自身海相烃源层生烃能力总体较差,在米脂盐洼中心的盐下难以形成"自生自储型"工业气藏。但针对盐洼西侧的膏盐岩下油气成藏条件的进一步研究结果则表明:邻近古隆起东侧地区马五7—马五10亚段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直接接触,形成"供烃窗口";燕山运动使得盆地本部构造反转,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有利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经由"供烃窗口"进入膏盐岩下白云岩储集体后,会进一步沿着马五7—马五10亚段白云岩输导层向东侧上倾高部位运移;膏盐岩下白云岩中岩性相变带的存在也为天然气区域性的聚集提供了有利遮挡条件。结论认为,位于盐洼西侧的盆地中部地区奥陶系膏盐岩下具有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侧向供烃成藏的潜力,有望开启该盆地奥陶系膏盐岩下天然气勘探的新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鄂尔多斯奥陶纪地层岩石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12]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1,
[13]   蒸发岩与沉积盆地的含油气性 [J].
徐文世 ;
于兴河 ;
刘妮娜 ;
姜辉 ;
张广权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6) :113-116
[14]   鄂尔多斯盆地大气田的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源对比 [J].
戴金星 ;
李剑 ;
罗霞 ;
张文正 ;
胡国艺 ;
马成华 ;
郭建民 ;
葛守国 .
石油学报, 2005, (01) :18-26
[15]   “干化蒸发”与“回灌重溶”——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蒸发岩成因的新认识 [J].
包洪平 ;
杨承运 ;
黄建松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279-288
[16]   煤型气碳同位素演化二阶段分馏模式及机理 [J].
刘文汇 ;
徐永昌 .
地球化学, 1999, (04) :359-366
[17]   蒸发岩沉积与油气形成的关系 [J].
雷怀彦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6, (02) :22-28
[18]   鄂尔多斯东部地区岩盐的发现、成因及其意义 [J].
张吉森 ;
曾少华 ;
黄建松 ;
马振芳 ;
王泽中 .
沉积学报, 1991, (02) :34-43
[19]   我国煤成烃气的δ13C-R0关系 [J].
戴金星 ;
戚厚发 .
科学通报, 1989, (09) :690-692
[20]   气态烃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煤型气判识 [J].
沈平 ;
申歧祥 ;
王先彬 ;
徐永昌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06) :647-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