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300评估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米氮平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

被引:4
作者
李玉凤
王夏红
机构
[1]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精神科
[2]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抑郁症/药物疗法; 脑血管意外/并发症; 事件相关电位,P300;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患者米氮平治疗前后P300的研究,探讨米氮平对PS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PSD患者认知损害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符合第3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56例PSD患者,用米氮平治疗前后均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及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治疗后PSD患者P3潜伏期(ms)明显缩短(320.60±27.61;t=10.43,P<0.01)且波幅(mV)显著增高(6.21±40.3;=2.24,P<0.05);治疗前后PSD患者HAMD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4.95~18.23,P<0.01),治疗前后PSD患者MMSE差异具显著性意义(t=5.32,P<0.05)。结论:米氮平是一种治疗PSD有效的药物,PSD认知损害可能与5-HT的异常有关,P300可作为评价PSD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014 / 301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张纪水
    刘铁桥
    赵靖平
    郝伟
    谢光荣
    苏林雁
    岳伟华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30) : 4102 - 4104
  • [2]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
    郭克锋
    杨文清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5) : 718 - 720
  • [3] 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事件相关电位与认知的相关性
    陈运平
    梅元武
    俞善纯
    张茂悦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5) : 748 - 749
  • [4] 脑诱发电位学.[M].张明岛;陈兴时等编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
  • [5] 器质性精神病学.[M].杨玲玲;左成业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