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16
作者
陈茂义 [1 ]
胡婕 [1 ]
陈婷 [1 ]
胡静荣 [1 ]
姚永祥 [2 ]
机构
[1] 湖北省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分离株; 检出; 同源性; 基因编码; 嗜盐杆菌; 毒力基因; 食物中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3 [饮食中毒与饮食性疾病的预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简称Vp),属于弧菌科,弧菌属,1950年日本人藤野从大阪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最早分离得到此菌。Vp属于嗜盐菌,大量分布在海域沿岸、江河入海口的海水和底泥中,对人类和鱼类均具有致病作用,主要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及伤口感染等疾病。目前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病原菌。我国沿海城市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比高达50.00%~70.00%,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一起不同血清型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
    黄彦
    唐振柱
    王红
    李秀桂
    孙贵娟
    苏爱荣
    [J]. 应用预防医学, 2012, 18 (04) : 197 - 199
  • [2] 2008年-2010年台州市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分子特征研究
    裘丹红
    沈伟伟
    徐佳
    郑官增
    李桂霞
    包文君
    顾梦星
    罗芸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21 (11) : 2618 - 2619+2622
  • [3]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检测分析
    杨元斌
    金春光
    徐景野
    顾文珍
    [J]. 浙江预防医学, 2011, 23 (07) : 18 - 19+30
  • [4] 舟山市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监测及RAPD分析
    黄丽君
    唐丽华
    王虹玲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21 (01) : 13 - 15
  • [5]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溯源及毒力基因研究
    刘涛
    房师松
    王艺
    林一曼
    石晓路
    李迎慧
    邱亚群
    扈庆华
    张仁利
    [J]. 中国热带医学, 2010, (10) : 1183 - 1184
  • [6] 浙江沿海地区海产品及环境中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主要毒力基因分析
    金培婕
    吴蓓蓓
    王淑娜
    俞盈
    钱永华
    方维焕
    [J]. 微生物学通报, 2009, 36 (07) : 962 - 967
  • [7] 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的检测研究
    金周浩
    宋达锋
    顾青
    [J]. 中国食品学报, 2008, (03) : 143 - 146
  • [8] 福州市1999~2006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刘秀峰
    刘红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 (02) : 327 - 328
  • [9] 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
    刘秀梅
    陈艳
    王晓英
    计融
    [J]. 卫生研究, 2004, (06) : 725 - 727
  • [10] 浙南部沿海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检测研究分析
    李小春
    [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4, (05) : 53 -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