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判断“刘易斯拐点”:到来还是延迟

被引:6
作者
薛继亮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资本劳动匹配; 劳动力市场; 劳动生产率; 供给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经济增速换挡的驱动力之一来自供给侧"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判断"刘易斯拐点"非常重要。笔者通过显示数据观察发现:即使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处于二元经济阶段,"刘易斯拐点"却已发生。从资本劳动匹配的视角计算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之间的协调性,论证"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结果发现:并非中国所有区域都进入"刘易斯拐点",其中东部地区"刘易斯拐点"出现,资本深化加剧,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同步;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刘易斯拐点"也已出现;东北地区"刘易斯拐点"尚未出现,劳动力净流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刘易斯拐点"出现的原因不同,前者是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化解产能过剩,后者则是加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增资本的配置效率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发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转移,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同时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提升资本劳动配置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2]   刘易斯拐点,还是伊斯特林人口波谷?——用工荒问题成因的检验与再评 [J].
苏毅清 ;
王志刚 .
华东经济管理, 2016, 30 (03) :69-76
[3]   资源误配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J].
王宋涛 ;
温思美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 (03) :114-122
[4]   “刘易斯拐点”的一个理论证伪——基于产品市场的视角 [J].
李文溥 ;
熊英 .
经济研究, 2015, 50 (05) :134-146
[5]   基于产业视角的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有序转移研究 [J].
安锦 ;
薛继亮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 (02) :83-89
[6]   我国的“刘易斯拐点”研究——诠释、判断与反思 [J].
周建锋 .
人口与经济, 2014, (05) :104-113
[7]   中国刘易斯拐点及阶段研究——基于31个省际面板数据 [J].
王必达 ;
张忠杰 .
经济学家, 2014, (07) :16-26
[8]   异质性、技术进步偏向性与刘易斯转折 [J].
王卫 ;
佟光霁 .
人口与经济, 2014, (02) :67-75
[9]   延迟退休和放开二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 [J].
薛继亮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2) :74-79
[10]   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供求与产业结构升级 [J].
沈于 ;
朱少非 .
财经问题研究, 2014, (01)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