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刘易斯拐点”研究——诠释、判断与反思

被引:9
作者
周建锋
机构
[1]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1 [劳动力];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1 ; 020105 ;
摘要
"刘易斯拐点"预示一国将经历劳动力由过剩到短缺、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转型过程。本文通过利用马克思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分析,证实了我国农业内部还存在剩余劳动力以及2004年开始显现出的"民工荒"的事实。但我国日益严重的"民工荒"浪潮并未能形成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农民市民化之间的和谐互动,我国并未能出现与二元经济模型预测相一致的转型。从根本上讲,我国并未出现"刘易斯拐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年龄结构研究——基于2002—2011年的数据 [J].
孟令国 ;
刘薇薇 .
经济学家, 2013, (04) :37-42
[3]   农业劳动力研究新视角:中国农业劳动力“空心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J].
王国敏 ;
罗浩轩 .
农村经济, 2011, (12) :108-111
[5]   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形势及未来变化趋势研究——兼对中国劳动市场刘易斯拐点的认识和判断 [J].
王金营 ;
顾瑶 .
人口学刊, 2011, (03) :3-13
[6]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转型与供求拐点 [J].
高铁梅 ;
范晓非 .
财经问题研究, 2011, (01) :22-31
[7]   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经济 [J].
高善文 .
金融发展评论, 2010, (11) :38-47
[8]   “刘易斯拐点”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 [J].
贾先文 ;
黄正泉 .
统计与决策, 2010, (15) :76-78
[9]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
[10]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 [J].
周祝平 .
人口研究, 2008, (02) :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