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失公平与乘人之危的现实困境与制度重构

被引:17
作者
冉克平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显失公平; 乘人之危; 暴利行为; 意思表示瑕疵; 等价公平; 私人自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对于一方利用其优势致使给付显著失衡的现象,德国法上的暴利行为与美国法上的显失公平规则所持的主、客观要素综合评价的观点代表了比较法上的发展趋势。我国《民法通则》虽开创了显失公平与乘人之危分立的立法例,但两者各自的适用范围不仅未臻明确,反而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并未达到立法者预设的目标。乘人之危不足以成为意思表示瑕疵的独立类型,其规范功能可分别被显失公平与胁迫所涵盖。我国未来民法典总则应当废除乘人之危,确立兼有主客观要件的显失公平制度,以凸显该制度保障意思自决原则兼及给付等价原则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1]  
罗马法原理.[M].陈朝璧; 著.法律出版社.2006,
[22]  
法国民法典.[M].罗结珍译;.法律出版社.2005,
[23]  
法理学.[M].(德)魏德士(BerndRuthers)著;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
[24]  
民法讲义.[M].(日)山本敬三著;解亘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5]  
绿色民法典草案.[M].徐国栋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6]  
合同法研究.[M].王利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7]  
合同法要义.[M].隋彭生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8]  
合同法导论.[M].[英]P.S.阿狄亚(PatrickSelimAtiyah)著;赵旭东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
[29]  
民法总论.[M].龙卫球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30]  
民法学原理.[M].张俊浩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