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经济转型成效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42
作者
王泽宇
崔正丹
孙才志
韩增林
郭建科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海洋经济; 转型成效; 粗糙集; 灰理论; 核密度估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 [海洋资源与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基于海洋经济转型的内涵,构建包括6个分维度在内的中国海洋经济转型成效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和灰理论组合赋权综合评价法,对2001-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转型成效进行测度研究,并利用核密度估计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结果进行时空格局演变分析,结论如下:1从全国层面来看,2001-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转型整体集中在中低值区域,2010年以来,各区域转型均取得明显成效,海洋经济转型差距逐渐缩小,但整体差距仍然存在。2从6个分维度层面来看,海洋经济发展度稳步提高,但空间格局没有显著变化;海洋经济转型度、发展条件支撑度、资源集约利用度、生态环境响应度在空间上呈正向变化趋势,转型成效较为明显;海洋产业就业度呈反向变化趋势,说明转型对海洋产业就业存在挤出效应,对海洋产业就业产生重要影响。3中国海洋经济转型的时空格局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及腹地经济差异等。未来影响各省份海洋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政策、科技水平、海洋管理体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295 / 230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 [J].
蒋天颖 .
地理研究, 2014, 33 (10) :1825-1836
[2]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衡量及其类型——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J].
李玉恒 ;
陈聪 ;
刘彦随 .
地理研究, 2014, 33 (09) :1595-1602
[4]   市场转型期中国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住房分异研究 [J].
柳林 ;
杨刚斌 ;
何深静 .
地理科学, 2014, 34 (08) :897-906
[5]   环渤海地区陆海统筹度评价与时空差异分析 [J].
杨羽頔 ;
孙才志 .
资源科学, 2014, 36 (04) :691-701
[6]   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的历史变迁与地区差异 [J].
李婧 ;
朱承亮 ;
安立仁 .
中国软科学, 2013, (05) :167-182
[7]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模式及其路径研究 [J].
孙毅 ;
景普秋 .
中国软科学, 2012, (12) :152-161
[8]   基于粗糙集与灰色理论的额济纳绿洲稳定性综合评价 [J].
王耀斌 ;
刘光琇 ;
冯起 ;
司建华 ;
常宗强 ;
席海洋 .
资源科学, 2012, 34 (09) :1750-1760
[9]   国内外海洋产业发展趋势与上海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J].
殷为华 ;
常丽霞 .
世界地理研究, 2011, 20 (04) :104-112
[10]   出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分析 [J].
刘卫东 ;
刘红光 ;
唐志鹏 ;
王亮 .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40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