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粗糙集与灰色理论的额济纳绿洲稳定性综合评价

被引:5
作者
王耀斌 [1 ,2 ]
刘光琇 [1 ]
冯起 [1 ]
司建华 [1 ]
常宗强 [1 ]
席海洋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额济纳绿洲; 绿洲稳定性; 粗糙集; 绿洲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争取绿洲向稳定、有序化方向发展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追求的基础目标。本研究以额济纳绿洲为研究对象,将绿洲系统分为自然资源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及自然灾害子系统,应用粗糙集与灰色理论,建立绿洲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对1990年-2008年的绿洲稳定性做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①研究时段内,影响额济纳绿洲稳定性的最重要的3个指标依次为地下水水位埋深、年降水量与狼心山径流量;②研究时段内,若以理论划分2004年为界,1990年-2004年绿洲稳定性呈明显的波动趋势,2005年-2008年绿洲稳定性呈平稳略上升趋势;若以黑河分水2000年为界,1990年-2000年绿洲稳定性指数值呈递减趋势,2001年-2008年却呈明显增加趋势;③绿洲稳定性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体,单个指标的好坏只能在某方面影响绿洲的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50 / 176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绿洲稳定性研究的审视 [J].
毋兆鹏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10) :42-48
[2]   银川平原绿洲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 [J].
段汉明 ;
苏敏 ;
周晓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1) :1-6
[3]   额济纳天然绿洲景观演化驱动因子分析 [J].
曹宇 ;
肖笃宁 ;
欧阳华 ;
陈高 .
生态学报, 2004, (09) :1895-1902
[4]   绿洲稳定性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J].
周跃志 ;
潘晓玲 ;
何伦志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59-363
[5]   额济纳生态环境退化及成因分析 [J].
苏永红 ;
冯起 ;
吕世华 ;
张艳武 ;
司建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2) :264-270
[6]   干旱区受水资源胁迫的下游绿洲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以黑河流域额济纳绿洲为例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沈永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5) :564-568
[7]   干旱区绿洲承载力研究的全新审视与展望 [J].
张传国 ;
方创琳 ;
全华 .
资源科学, 2002, (02) :42-48
[8]   西北干旱内陆河区水资源利用与绿洲演变规律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盆地为例 [J].
刘恒 ;
钟华平 ;
顾颖 .
水科学进展, 2001, (03) :378-384
[9]   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J].
潘晓玲 .
第四纪研究, 2001, (04) :345-351
[10]   绿洲地域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初步研究 [J].
王永兴 ;
张小雷 ;
阚耀平 .
干旱区地理, 1999, (01) :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