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中部赣浙皖相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被引:10
作者
楼法生
黄志忠
吴新华
雷良诚
宋志瑞
罗春林
机构
[1]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2]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江西南昌
[3] 江西南昌
关键词
大地构造单元; 造山带; 元古代; 华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华南中部赣浙皖相邻区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前人对该区大地构造划分存在许多不同的见解,有的观点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别。通过对赣浙皖相邻区内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提出该区划分为三个Ⅰ级大地构造单元,即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及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之间的华南中部中元古代末期造山带;其中华南中部中元古代末期造山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乐平—歙县构造混杂岩亚带、万年构造单元、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亚带、怀玉构造单元、东乡—龙游混杂岩亚带等五个Ⅱ级构造单元。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华南(东)晚元古代裂谷系特征与晋宁——加里东海盆地形成和演化.[M].余达淦等著;.原子能出版社.2000,
[2]  
华南大陆地壳生长过程与地幔柱构造.[M].谢窦克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3]  
赣东北前震旦纪地质.[M].马长信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4]  
皖浙赣地区元古代地体和多期碰撞造山带.[M].徐备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5]  
中国东南海陆岩石圈结构与演化研究.[M].李继亮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6]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
[7]   江南中、新元古代岛弧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J].
郭令智,卢华复,施央申,马瑞士,孙岩,舒良树,贾东,张庆龙 .
高校地质学报, 1996, (01) :1-13
[8]   皖南和赣东北蛇绿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元素和Sm-Nd同位素制约 [J].
赵建新,李献华,周国庆,邢凤鸣 .
地球化学, 1995, (04) :311-326
[9]   江南造山带东段高压变质蓝片岩及其地质时代研究 [J].
舒良树 ;
周围庆 ;
施央申 ;
殷俊 .
科学通报, 1993, (20) :1879-1882
[10]   江南古陆东南缘晚元古代大陆增生史 [J].
邢凤鸣 ;
徐祥 ;
陈江峰 ;
周泰禧 ;
K. A. Foland .
地质学报, 1992, (01) :5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