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耕地占补平衡的逻辑根源、模式探索与管理创新——基于“新时代耕地占补平衡方式改进与管理创新研讨会”的思考

被引:29
作者
韩璐 [1 ]
孟鹏 [2 ]
蒋仁开 [2 ]
徐保根 [1 ]
张冰松 [2 ]
陈美景 [2 ]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2]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占补平衡; 城乡要素流动; 方式改进; 管理创新; 新时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发展阶段与政策绩效、存在问题与逻辑根源进行分析,对改进方式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管理创新建议,为新时代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城乡融合、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1)耕地占补平衡存在实质性不平衡、时空性不平衡、政策性弱化等微观、中观及宏观层面问题;(2)在数量方面,通过盘活宅基地增量、存量和完善易地调剂方式,统筹城乡和区域平衡来实现数量占补平衡。(3)在质量方面,通过优化建设用地约束指标、完善耕地质量评价、规范耕作层保护与再利用等促进耕地质量占补平衡。(4)在生态方面,通过完善指标调剂的价格内涵、扩大耕地补偿标准范围、转变耕地补充途径等实现耕地生态占补平衡。研究结论:建议做好顶层设计,抓好规划引领,构建耕地占补平衡与城乡要素流动的平衡机制,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后续生态管护长效机制,提升软硬实力等。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对当前我国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的思考 [J].
吴克宁 ;
赵瑞 ;
赵华甫 .
中国土地, 2018, (03) :19-20
[2]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自然资本利用动态分析 [J].
方恺 ;
吴次芳 ;
董亮 .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 (01) :1-13
[3]   落实耕地占补产能平衡的思考 [J].
陈美球 ;
洪土林 ;
刘桃菊 ;
王艳华 .
中州学刊, 2018, (01) :39-44
[4]   基于“过程-功能-质量-特性-指标”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温良友 ;
孔祥斌 ;
张蚌蚌 ;
辛芸娜 ;
雷鸣 ;
陆明环 .
土壤通报, 2017, 48 (06) :1296-1303
[5]   基于食物安全层次性的耕地保护: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边界 [J].
郭珍 ;
吴宇哲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47 (05) :30-41
[6]   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跨省交易的几个理论问题 [J].
蒲杰 .
理论与改革, 2017, (01) :8-18
[7]   土地整治应做好“生态占补平衡” [J].
宇振荣 ;
郧文聚 .
中国土地, 2016, (11) :29-30
[8]   耕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分析 [J].
唐秀美 ;
陈百明 ;
刘玉 ;
潘瑜春 ;
孙超 ;
任艳敏 .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 (09) :256-265
[9]   基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区域分异的中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研究 [J].
郭杰 ;
包倩 ;
欧名豪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6) :71-80
[10]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实的现实困境与完善对策 [J].
陈美球 ;
刘桃菊 ;
吴萍 .
中州学刊, 2016, (05)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