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理性与公共生活的关系

被引:4
作者
孙晓春
机构
[1] 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个体理性; 公共理性; 公共生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家所说的理性,在本质上是个体理性。理性是有关公民个人道德能力的前提假定。在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思想传统中,有关公民个人权利与自由的论证,完全依赖于个人是理性自律的道德主体这一假定。公共理性在本质上是公民个体理性正当运用的结果,并不是在个体理性之外存在着一个公共理性。公共生活的目的不是使公共利益或者公共善实现最大化,而是使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得到合理满足。优良的社会生活有赖于每个公民的道德努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走出不和谐:从生存理性到公共理性——兼论和谐文化建设如何可能 [J].
孙抱弘 .
学习与实践, 2007, (01) :138-141
[2]   执政党理性、公共理性与我国的政治现代化 [J].
石本惠 ;
史云贵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6) :48-52
[3]   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视角:从个体理性走向公共理性 [J].
刘金文 ;
刘然 .
湖北社会科学, 2006, (06) :39-41
[4]   公共理性与多元主义 [J].
陈映霞 .
学术研究, 2005, (07) :62-65
[5]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利益分析 [J].
孙长青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02) :24-25
[6]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理性 [J].
秦德君 .
党政论坛, 2003, (01) :26-28
[7]  
正义诸理论.[M].(英)布莱恩·巴里著;孙晓春;曹海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8]  
纯粹理性批判.[M].(德)伊曼努尔·康德著;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  
政治自由主义.[M].(美)约翰·罗尔斯(JohnRawls)著;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
[10]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德]康德 著;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