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高等级景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79
作者
唐承财 [1 ,2 ]
孙孟瑶 [1 ,2 ]
万紫微 [1 ,2 ]
机构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
[2] 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高等级景区; 旅游协同发展; 地理探测器; 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 旅游一体化;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10.025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5 ; 070501 ;
摘要
以京津冀城市群3A级及以上的高等级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方法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京津冀城市群高等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高等级景区的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②北京市(38.31%)、天津市(16.28%)两市的高等级景区数量超过总数的50%,高等级景区在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不均衡特征;③从京津冀城市群高等级景区丰裕度来看,北京市和天津市属于高度优质率城市,秦皇岛市和廊坊市是中度优质率城市,其他城市属于低度优质率城市,城市群高等级景区数量和质量状况相差较大。其次,利用地理探测器,从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市场条件和旅游政策环境三个因素对京津冀城市群景区空间分布的决定力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市场条件中的GDP、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对京津冀高等级景区空间分布决定力强,而旅游市场中的旅游交通条件和旅游政策环境的决定力较强。修正引力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对其景区空间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协同发展视角提出京津冀城市群高等级景区空间分布优化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31]   池州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 [J].
程海峰 ;
胡文海 .
地理科学, 2014, 34 (10) :1275-1280
[32]   基于DLA模型的旅游产业带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机理与实证——以天山北部旅游产业带开发为例 [J].
杨宏伟 ;
冯晓玉 ;
李江丽 ;
马腾 .
资源科学, 2014, 36 (05) :1073-1081
[33]   基于分形理论的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J].
刘大均 ;
谢双玉 ;
陈君子 ;
裴星星 .
经济地理, 2013, 33 (04) :155-160
[34]   河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申怀飞 ;
郑敬刚 ;
唐风沛 ;
吴国玺 .
经济地理, 2013, 33 (02) :179-183
[35]   成渝经济区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 [J].
齐欣 ;
王昕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3, 29 (01) :105-110
[36]   北京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J].
毛小岗 ;
宋金平 ;
于伟 .
经济地理, 2011, 31 (08) :1381-1386
[37]   福建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基于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统计分析 [J].
黄远水 ;
陈钢华 ;
伍弦 .
经济地理, 2010, 30 (07) :1195-1199
[38]   武汉城市圈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 [J].
袁俊 ;
余瑞林 ;
刘承良 ;
蒋永业 .
经济地理, 2010, 30 (02) :324-328
[39]   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 [J].
肖光明 .
经济地理, 2009, 29 (06) :1036-1041
[40]   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J].
谢志华 ;
吴必虎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748-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