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配置扭曲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被引:6
作者
李静 [1 ]
彭飞 [1 ]
毛德凤 [2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2]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要素配置扭曲; 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配置效率; 要素市场; 要素流动; 资本配置扭曲指数; 劳动配置扭曲指数; 企业要素配置扭曲指数; TF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运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资本、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及企业个体、总体扭曲指数,分析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检验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指数基本呈上升态势,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基本保持不变,总体企业扭曲指数略有上升;制造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其他工业行业,国有、集体企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比其他企业严重,东部地区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中西部;如企业能够有效消除要素配置扭曲,则工业企业总体TFP可提高25.56%,东、中、西部地区可分别提高27.34%、20.65%和27.21%,国有与集体企业的潜在TFP增长空间明显高于非公有制属性的企业;资本劳动比提高和规模扩大是企业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而出口密度、补贴密度、企业年龄、外资因素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要素配置扭曲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资源错配、结构变迁与中国经济转型 [J].
曹玉书 ;
楼东玮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10) :5-18
[2]   基于SFA分析我国工业增长的资源再配置效应 [J].
林碧扬 ;
葛岳静 .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02) :165-171
[3]   要素市场扭曲、资源错置与生产率 [J].
罗德明 ;
李晔 ;
史晋川 .
经济研究, 2012, 47 (03) :4-14+39
[4]   中国制造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来源——基于PL方法的分析 [J].
刘伟巍 ;
秦双全 .
经济管理, 2012, 34 (03) :41-49
[5]   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和效率损失:理论和应用 [J].
陈永伟 ;
胡伟民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4) :1401-1422
[6]   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J].
聂辉华 ;
贾瑞雪 .
世界经济, 2011, 34 (07) :27-42
[7]   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J].
朱喜 ;
史清华 ;
盖庆恩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86-98
[9]   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 [J].
涂正革 ;
肖耿 .
经济研究, 2005, (03) :4-15
[10]   Policy distortions and aggregate productivity with heterogeneous establishments [J].
Restuccia, Diego ;
Rogerson, Richard .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2008, 11 (04) :707-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