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流域中国境内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天然种群的同工酶分析

被引:21
作者
王金秋
石椿
成功
机构
[1]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关键词
松江鲈鱼; 同工酶; 等位基因频率; 多态座位比例; 平均杂合度;
D O I
10.15943/j.cnki.fdxb-jns.2002.06.020
中图分类号
Q554 [氧化还原酶];
学科分类号
071010 ; 081704 ;
摘要
采用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鸭绿江流域松江鲈鱼天然种群的8种同工酶(EST,MDH,LDH,ME,α AMY,GDH,ADH,G6PD)的20个基因座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野生种群的多态座位比例(P)为10%,平均杂合度(H)为0.030,均低于与其相似生活习性的其他鱼类的平均值,以此讨论了松江鲈鱼的种质资源状况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88 / 6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鸭绿江流域中国境内松江鲈的分布 [J].
王金秋 ;
成功 ;
唐作鹏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471-476
[2]   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不同组织同工酶的研究 [J].
王金秋 ;
石椿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465-470
[3]   鮸状黄姑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J].
丁少雄 ;
王军 ;
全成干 ;
苏永全 .
科学通报, 1998, (21) :2294-2299
[4]   草鱼和鲤群体遗传变异的RAPD指纹分析 [J].
章怀云 ;
刘荣宗 ;
张学文 ;
陈韬 ;
肖调义 ;
李晋衡 .
水生生物学报, 1998, (02) :168-173
[5]   长江中下游鲢、鳙、草鱼、青鱼种群分化的同工酶分析 [J].
赵金良,李思发 .
水产学报, 1996, (02) :104-110
[6]   长江中游草鱼天然种群的生化遗传结构及变异 [J].
吴力钊 ;
王祖熊 .
遗传学报, 1992, (03) :221-227
[7]   鱼类同工酶谱分析(下) [J].
熊全沬 .
遗传, 1992, (03) :47-48+25
[8]   鱼类同工酶谱分析(上) [J].
熊全沬 .
遗传, 1992, (02) :41-44+48
[9]   中国胭脂鱼同工酶的研究 [J].
熊全沫 ;
夏盛林 .
动物学报, 1985, (01) :20-27
[10]   松江鲈鱼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J].
陈建华 ;
赵志安 ;
李堃宝 .
动物学研究, 1984, (01) :103-1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