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幼儿园教师精神状况考察——物质的匮乏与心灵的充盈

被引:24
作者
姜勇 [1 ]
何敏 [1 ]
张云亮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江苏省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教师; 农村教育; 精神生活;
D O I
10.13861/j.cnki.sece.2016.07.004
中图分类号
G615 [幼教人员];
学科分类号
040105 ;
摘要
关注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关注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外在"现实,更需要关注其精神生活状况。本研究从心理生活、文化生活、心灵生活(包括信仰与价值观)等方面出发,运用问卷和访谈法,对我国中、西、南、北部6省市7个国家级扶贫县的862名幼儿园教师的精神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入探索,结果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生活满意度较高,平均得分3.41分(总分5分),对目前工作感到有压力但依然干劲十足,压力主要来自幼儿与家长;虽然农村幼儿园教师相较于城市教师有较多休闲时间,但很少参与文化活动,在节假日的休闲娱乐活动最多的是"举办晚会",看展览、看演出、看电影等审美娱乐型的休闲活动几乎没有。但是,主观上她们对于传统和现代的文化活动又有着强烈的渴望与需求;农村幼儿园教师有着很高的专业认同度(3.95分)与专业热忱(4.00分),将幼儿园教育作为自己孜孜以求的事业和生存意义之所在及其最大的精神寄托;对于生活,他们追求知足常乐,秉持简单平凡的人生态度。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发展,应充分挖掘其精神价值,提高其自信心;应注重解放教师的闲暇时间,丰富其精神生活。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J].
夏婧 .
学前教育研究, 2014, (07) :35-41
[2]   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质量 [J].
刘以平 .
湖南教育(A版), 2010, (07) :34-34
[3]   教师要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探析 [J].
段鸿 ;
陈霞 .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 (11) :59-63
[4]  
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调适策略[J]. 伍明辉,杨仕进.社会心理科学. 2007(Z3)
[5]  
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调适策略[J]. 伍明辉,杨仕进.社会心理科学. 2007 (Z3)
[6]   精神生活质量的内涵及衡量尺度初探 [J].
寥小琴 .
理论与改革, 2005, (05) :112-115
[7]   贫困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特征与相关因素分析 [J].
郑名 .
河西学院学报, 2005, (04) :80-82
[8]   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素质 [J].
黄圣周 .
咸宁师专学报, 2000, (01) :8-12
[9]  
精神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D]. 郑芳.北京交通大学 2011
[10]  
人学原理[M]. 广西人民出版社 , 黄楠森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