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框架:话语实践中的修辞发明与争议宣认

被引:52
作者
刘涛
机构
[1]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元框架; 修辞发明; 争议宣认; 定义框架; 知识框架; 情感框架; 价值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5 [写作学与修辞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框架是人为构造的并加以组织化而形成的一套理解事物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框架运作的底层语言涉及到逻辑学意义上的范畴论问题。范畴是一种基础性的框架语言,铺设了一切释义行为发生的元框架(metaframe),本质上指向框架运行的底层释义系统。框架生产对应的是一个深刻的修辞发明(rhetorical invention)命题,其目的就是在修辞学意义上进行争议宣认,即通过对争议点的发明与构造而赋予争议本身既定的认知框架。在话语实践中,定义框架、知识框架、情感框架和价值框架构成了四种普遍存在的元框架形态。然而,话语实践中的争议宣认方式往往因为修辞情景的变化而呈现出一种演变和流动状态,而这引申出"浮动的框架"(floating frame)这一崭新的理论命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5+146 +14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4]   接合实践:环境传播的修辞理论探析 [J].
刘涛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1) :58-67+140
[6]   新社会运动与气候传播的修辞学理论探究 [J].
刘涛 .
国际新闻界, 2013, 35 (08) :84-95
[9]   The emotions of protest: Affective and reactive emotions in and around social movements [J].
Jasper, JM .
SOCIOLOGICAL FORUM, 1998, 13 (03) :397-424
[10]   THE IDEOGRAPH - A LINK BETWEEN RHETORIC AND IDEOLOGY [J].
MCGEE, MC .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1980, 66 (0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