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被引:5
作者
阳伟
田景春
夏青松
王峰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沉积相; 辫状河三角洲; 浊流沉积;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主要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沉积。在岩心、测井、单井相及测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及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渭北地区长6油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和浊流沉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和分流间湾等微相。研究成果为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及下一步的勘探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吴旗地区长6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魏钦廉 ;
郑荣才 ;
肖玲 ;
王成玉 ;
牛小兵 .
岩性油气藏, 2007, (04) :45-50
[2]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盆演化及其成因分析 [J].
刘化清 ;
袁剑英 ;
李相博 ;
完颜容 ;
廖建波 .
岩性油气藏, 2007, (01) :52-56
[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湖底扇特征 [J].
夏青松 ;
田景春 .
古地理学报, 2007, (01) :33-43
[4]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 [J].
付金华 ;
郭正权 ;
邓秀芹 .
古地理学报, 2005, (01) :34-44
[5]   岩相古地理研究与油气勘探 [J].
朱筱敏 ;
杨俊生 ;
张喜林 .
古地理学报, 2004, (01) :101-109
[6]   陕西秃尾河晚三叠世孢粉植物群及其环境意义 [J].
王永栋 ;
江德昕 ;
谢小平 .
沉积学报, 2003, (03) :434-440
[7]   陆相浊流沉积体系与油气 [J].
刘宪斌 ;
万晓樵 ;
林金逞 ;
李怀渊 ;
穆剑 .
地球学报, 2003, (01) :61-66
[8]   西北地区湖相浊流沉积 [J].
李文厚 ;
邵磊 ;
魏红红 ;
韩永林 ;
杨阳 ;
冀晓琳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58-63
[9]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生代延长组浊流沉积的发现与意义 [J].
李祯,温显端,周慧堂,徐勇为 .
现代地质, 1995, (01) :99-107+135-136
[10]  
Deep-water sedimentary systems: New models for the 21st century[J] . Dorrik A.V Stow,Mike Mayall.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2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