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零伤害保障研究

被引:5
作者
李红霞 [1 ]
王璟 [2 ,3 ]
田水承 [2 ,3 ]
杨禄 [2 ,3 ]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3] 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 零伤害; 保障体系; 科学开采; 风险预控; 安全文化;
D O 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4.06.006
中图分类号
TD791 [];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为实现煤矿生产零伤害安全管理目标,助力煤矿企业走向高可靠性安全保障之路,根据国内外对职业伤害的有关规定、伤害致因模型、3类危险源理论和防控事故"三双手"措施,研究零伤害的定义和界定标准,构建煤矿"3-3-5-1"零伤害保障体系,提出5个具体的保障措施。研究表明,煤矿生产要实现零死亡、零人身损伤和零职业病发病率,需要树立先进的安全理念,提升煤炭开采科技水平,健全安全管理体系,配置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并且形成卓越的企业安全文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煤矿生产如何实现“零伤害” [J].
王文凯 .
煤矿安全, 2013, 44 (10) :234-235
[2]   基于HFACS的煤矿安全事故人因分析 [J].
陈兆波 ;
曾建潮 ;
董追 ;
赵娜 ;
李忠卫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 (07) :116-121
[3]   煤炭开采新理念——科学开采与科学产能 [J].
谢和平 ;
王金华 ;
申宝宏 ;
刘见中 ;
姜鹏飞 ;
周宏伟 ;
刘虹 ;
吴刚 .
煤炭学报, 2012, 37 (07) :1069-1079
[4]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和不安全行为研究 [J].
宋泽阳 ;
任建伟 ;
程红伟 ;
齐文宇 ;
贾宁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 (11) :128-135
[5]   如何实现“零伤害”安全管理目标 [J].
李国飞 .
广东造船, 2011, 30 (05) :85-87
[6]   打造零事故的建筑安全文化 [J].
邹小伟 ;
邓铁军 ;
周祥蕴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 (06) :77-84+1
[7]   杜邦安全文化与企业本质安全 [J].
董正亮 ;
王方宁 ;
郭启明 ;
景国勋 ;
张军波 ;
崔启笔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8, (01) :78-80
[8]   从三类危险源理论看煤矿事故的频发 [J].
田水承 ;
李红霞 ;
王莉 ;
陈婷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01) :10-15+177+179
[9]   基于SPA模型的煤矿瓦斯危险源风险评价 [J].
田水承 ;
王莉 ;
李红霞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06) :103-106
[10]   3类危险源与煤矿事故防治 [J].
田水承 ;
李红霞 ;
王莉 .
煤炭学报, 2006, (06) :70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