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被引:36
作者
吴晓蔚 [1 ,2 ]
朱法华 [2 ]
杨金田 [3 ]
周道斌 [2 ]
燕丽 [3 ]
滕农 [2 ]
易玉萍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3]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关键词
火力发电; CO2; N2O; 排放因子; 在线监测;
D O I
10.13198/j.res.2010.02.44.wuxy.015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了解我国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及排放因子,利用U23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及TH880F烟尘分析仪对全国30台具有代表性的火力发电机组排放的CO2和N2O进行了在线监测;监测及后续的数据处理阶段均遵循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温室气体排放计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给出了CO2和N2O 3种表达方式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CO2排放因子主要受装机容量、燃料及机组使用年限与维护质量的影响;常规煤粉机组的N2O排放因子随装机容量的增加逐渐变小,循环流化床机组N2O排放因子最大;与IPCC缺省排放因子的比较表明,烟煤、褐煤的CO2和N2O排放因子均在IPCC缺省因子95%置信区间内,贫煤CO2和N2O的排放因子均大于IPCC缺省因子;天然气CO2和N2O排放因子与IPCC缺省因子相差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稻鸭复合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其温室效应 [J].
展茗 ;
曹凑贵 ;
汪金平 ;
李成芳 ;
袁伟玲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2) :420-426
[2]   二氧化碳注入煤层多用途研究 [J].
陈润 ;
秦勇 ;
申建 ;
王国玲 ;
刘国伟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8, 36 (06) :20-23
[3]   中国能源相关的氮氧化物排放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J].
张楚莹 ;
王书肖 ;
邢佳 ;
赵瑜 ;
郝吉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12) :2470-2479
[4]   不同注采方式下CO埋存与驱油效果优化评价 [J].
张烈辉 ;
杨军 ;
熊钰 ;
符奇 .
天然气工业, 2008, (08) :102-104+147
[5]   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的初步分析 [J].
于胜民 .
中国能源, 2008, (06) :17-22+27
[6]   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对我国的影响研究 [J].
冯升波 ;
杨宏伟 .
中国能源, 2008, (06) :23-27
[7]   基于SO总量控制探讨我国煤电发展的环境空间 [J].
严刚 ;
杨金田 ;
陈罕立 ;
燕丽 ;
陈潇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3) :185-189
[8]   复合吸收剂-膜吸收分离CO2 [J].
陆建刚 ;
郑有飞 ;
连平 ;
陈敏东 .
石油化工, 2008, (05) :475-479
[9]   基于LCA的建材生产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 [J].
王婧 ;
张旭 ;
黄志甲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6) :149-153
[10]   电站锅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 [J].
刘焕章 ;
常太华 ;
刘吉臻 ;
刘向杰 .
热能动力工程, 2007, (06) :665-66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