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的多伯特规则及其前因后果

被引:5
作者
邱爱民 [1 ]
杨宏云 [2 ]
机构
[1] 扬州大学法学院
[2]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多伯特规则; 科学证据; 证据可采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71.2 []; DD915.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创建及发展过程中,多伯特规则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在此之前是弗赖伊规则和美国《联邦证据规则》(1975年);在此之后是锦湖轮胎案中多伯特规则适用范围的扩张和2000年《联邦证据规则》的修改。多伯特规则并没有简单取代弗赖伊规则而一统天下,其审查判断要素也不限于证据的可靠性,而是同时关注到了证据的关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刑事证据规则理解与适用.[M].张军;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
[2]  
证据法学.[M].张保生;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3]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2004)》译析.[M].陈界融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  
麦考密克论证据.[M].[美]约翰·W.斯特龙(HohnW.Strong)主编;汤维建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5]  
证据学论坛.[M].何家弘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6]  
刑事证据大全.[M].(美)乔恩·R.华尔兹(JonR.Walts)著;何家弘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7]  
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EllenHochstedlerSteury);(美)南希·弗兰克(NancyFrank)著;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英美证据法.[M].沈达明编著;.中信出版社.1996,
[9]   专家证言、新科学理论与法官角色——以美国法中的Daubert标准为中心 [J].
赵西巨 .
证据科学, 2010, 18 (01) :29-38
[10]   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认识论反思与重构 [J].
张南宁 .
法学研究, 2010, 32 (01) :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