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荒漠治理的制度安排

被引:2
作者
杨卫军
韦苇
机构
[1]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系 陕西西安
[3] 陕西西安
关键词
荒漠; 治理; 制度;
D O I
10.13568/j.cnki.issn1000-2820.2005.01.001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荒漠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由于制度原因,我国荒漠化治理的进展相当缓慢,因此必须对荒漠化治理的制度进行变革。治理荒漠必须完善产权制度以及补偿制度,重新设计激励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 [J].
王小龙 .
经济研究, 2004, (04) :107-116
[2]   明代毛乌素沙地变迁及其与周边地区垦殖的关系 [J].
韩昭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191-204+209
[3]   探讨持续性生态建设的途径与政策措施 [J].
韩东娥 .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08) :37-44
[4]   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模式与制度创新 [J].
樊胜岳 ;
高新才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6) :37-44+206
[5]   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J].
吴钢 ;
李静 ;
赵景柱 .
中国软科学, 2000, (10) :13-18
[6]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卢现祥著, 2003
[7]  
佃农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易宪容译, 2000
[8]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