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内盐酸环丙沙星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

被引:10
作者
杨先乐
刘至治
孙文钦
蔡完其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增养殖生态、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盐酸环丙沙星; 药物动力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8 [水产药物学、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建立了盐酸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内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法采用肌肉注射的给药方法 ,给药剂量为 8.17± 0 .5 6mg·kg-1和 6 .2 5± 0 .85mg·kg-1。血淋巴从心区抽取。经各种抗凝方法的比较 ,认为等量的ACD与等量的血淋巴混合 ,可得到持久的抗凝效果。血淋巴样经甲醇去蛋白 ,30 0 0r/min离心 10min后 ,取上清液上HPLC。色谱柱 ,RP ODS 5μ15 0× 4.6mm ;流动相 ,甲醇 磷酸缓冲液 四丁基溴化铵 =2 5 0∶75 0∶2 0 (v /v /v) ;流速 ,1mL·min-1;进样量 ,2μL ;检测波长 ,2 80nm。研究表明 ,本法线性关系与重复性良好 ;雌、雄蟹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0 .0 8± 3 .43%和 99.11± 8.2 0 % ;日间精密度、平均提取精密度分别为 1.19± 0 .92 %、1.5 5± 0 .0 1%。用该方法对肌肉注射给药后 48h内中华绒螯蟹雄蟹血淋巴中的盐酸环丙沙星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 ,揭示出由 37.13± 0 .0 8μg·mL-1降至 5 .96± 0 .18μg·mL-1的代谢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348 / 3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渔药手册[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农业部《渔药手册》编撰委员会编, 1998
[2]   甲鱼血液中诺氟沙星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J].
陈文银 ;
管国华 ;
印春华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7, (04) :301-303
[3]   甲鱼急性肠胃炎鳃腺炎并发症的综合疗法 [J].
林天然 ;
余乃凤 .
内陆水产, 1997, (07) :25-25
[4]   土霉素在鳗鲡组织中残留的消除规律 [J].
李美同 ;
郭文 ;
林仲锋 ;
郑国兴 ;
沈亚林 ;
周凯 ;
王蓓 ;
金凤 ;
朱鑫源 .
水产学报, 1997, (01) :40-44
[5]   皱纹盘鲍脓疱病病原菌──河流弧菌-Ⅱ的抗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J].
李太武 ;
丁明进 ;
宋协民 ;
相建海 ;
刘瑞玉 .
海洋与湖沼, 1996, (06) :637-645
[6]   诺氟沙星在鲤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附视频 [J].
张祚新 ;
张雅斌 ;
杨永胜 ;
郑伟 ;
刘艳辉 ;
张锦霞 ;
吴永魁 ;
祁超 ;
李忠义 .
中国兽医学报, 2000, (01) :66-69
[7]   对虾体内氯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J].
李兰生,王勇强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3) :4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