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成果回顾

被引:21
作者
刘建和
孙良勇
温宇红
机构
[1] 成都体育学院教务处
[2]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3]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四川成都 
[4] 北京 
关键词
中国运动训练学; 竞技能力; 人文关怀; 项群理论;
D O I
10.15942/j.jcsu.2004.04.010
中图分类号
G808.1 [运动训练];
学科分类号
040303 ;
摘要
2003年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得较为活跃并取得较多成果:多维度、多视角透视竞技能力问题;在运动训练中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项群理论继续完善并日益呈现出方法论意义;批判性与质疑性文献增多。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21]   世界田径运动强国优势项群分布特点与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方向的研究 [J].
王秀香 ;
铁钰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03) :412-414
[22]   从超量恢复原理到系统科学原理 [J].
席玉宝 ;
王少军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03) :397-399
[23]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有序性 [J].
宋会君 .
体育与科学, 2003, (03) :49-50+53
[24]   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 [J].
陈小平 .
中国体育科技 , 2003, (04) :7-10+52
[25]   对马特维耶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质疑——维尔霍山斯基的运动训练理论观点 [J].
许琦 ;
黄海涛 ;
不详 .
中国体育科技 , 2003, (04) :11-13+22
[27]   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J].
田麦久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02) :145-148
[28]   高校田径项群归类教学模式的研究 [J].
林萍仙 ;
林波 ;
邱小燕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79-82
[29]   高水平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特征 [J].
郑晓鸿 .
体育与科学, 2003, (02) :62-66
[30]   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科学化探索 [J].
王兴 ;
司虎克 .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3, (01) :8-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