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氢青蒿素对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12
作者
芦殿梅
胡孝素
马莹
王雅静
陈建平
机构
[1] 华西医科大学寄生虫学研究室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L.d前鞭毛体,3H-TdR,镜下观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8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观察双氢青蒿素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杜氏利什曼原虫(L.d)汶川株及L.d山东株前鞭毛体的体外作用。采用镜下观察及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试验。结果:(1)镜下观察:实验组3个不同浓度(14.1×10-4mol/L、7.1×10-4mol/L、3.53×10-4mol/L)的药物作用48h后,培养基颜色未变(红),虫体活动变慢以至几乎不动,虫数减少,抑制率升高(L.d汶川株的抑制率由73%升至86%,L.d山东株由69.4%升至97.5%),染色后见虫体变形,核、动基体不完整,胞质内出现多个空泡,鞭毛脱落。对照组的培养基颜色变黄,虫体活跃,大部分呈长梭形,并排成菊花状。染色后虫体呈长梭形,核、动基体、鞭毛、胞膜完整、清晰。(2)3H-TdR掺入试验:双氢青蒿素在3.53×10-4mol/L24h即对两株有抑制作用(L.d汶川株抑制率65.8%,山东株为93.4%)。但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没有明显变化(P>0.05)。对L.d山东株的抑制作用较L.d汶川株为强。本文为首次报道双氢青蒿素对杜氏利什曼原虫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利什曼原虫和HIV合并感染692例病人的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 [J].
Desjeux P ;
管立人 .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1997, (06) :252-254
[2]   黑热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J].
于忠省 .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1997, (04) :152-157
[3]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血吸虫作用 [J].
沈光金 .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7, (02) :67-69
[4]   五种中药灭阴道毛滴虫体外试验初步研究 [J].
张永生,杜军,施雨露,易世红,伊藤洋一,牧纯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6, (04) :355-357
[5]   五种中药杀灭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体外实验研究 [J].
兰继毓,袁继红,邵忠俊,钟丹鹤,王培欣,齐秀春 .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6, (01) :43-46
[6]  
黑热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兆俊,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