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需求与供给视角下生态损害赔偿的法律进路

被引:8
作者
徐本鑫
刘清轩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生态损害赔偿; 生态恢复; 环境司法; 环境基准; 生态损害评估;
D O I
10.16112/j.cnki.53-1160/c.2015.05.008
中图分类号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生态损害是环境危害行为对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服务功能造成的损害。生态恢复是生态损害赔偿的主要目标。我国目前的生态损害赔偿在"损害主体认定、损害程度计量、损害赔偿兑现"等方面体现出巨大的制度需求。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制度需求与供给理论,我们需要从健全环境基准制度、完善生态损害评估制度、创新生态损害赔偿方式、规范生态恢复性司法等方面为生态损害赔偿提供及时有效的制度供给。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生态修复案件中的责任承担和法律适用——以广州市白云区鱼塘污染公益诉讼案为例 [J].
李挚萍 .
环境保护, 2015, (08) :54-57
[2]  
环境基准向环境标准转化的机制探讨.[J].毕岑岑;王铁宇;吕永龙;.环境科学.2012, 12
[3]   论制度供给 [J].
杨瑞龙 .
经济研究, 1993, (08) :45-52
[4]  
环境法学.[M].汪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  
论民事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D].蒋建华.湖南师范大学.2014, 09
[6]  
Natural Resource Damages in the European Union.[J].Daniel M. Steinway;J. Barton Seitz.Environmental Claims Journal.2008, 4
[7]  
Policy evalu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 injuries using habitat equivalency analysis.[J].Brian Roach;William W. Wade.Ecological Economics.2005, 2
[8]  
水和土壤污染比空气污染更值得关注.[N].刘欢;.黄河报.2015,
[9]  
环境基准研究亟待加强.[N]..中国环境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