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道路生态持续性评价——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

被引:5
作者
蒋依依
机构
[1] 中国旅游研究院
关键词
旅游地道路; 生态持续性评价; 滇西北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U41 [道路工程];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814 ; 1402 ;
摘要
从生态效应与连通功能两个角度,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总体变异系数、稳定性系数等方法,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构建旅游地道路生态持续性评价体系,定量评价全县主要旅游道路生态持续性状态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研究区道路的生态持续性状态总体良好,有助于旅游业发展,同时对生态系统影响有限;受承载游客规模不同、沿线生态系统敏感性差异等因素影响,玉龙县道路的生态持续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旅游地道路生态持续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道路所承载的旅游活动强度,道路的坡度,道路周边山体的地质构造,道路所经过区域的生态系统敏感程度等。
引用
收藏
页码:6328 / 63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云南纵向岭谷区道路网络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尺度效应 [J].
郑钰 ;
李晓文 ;
崔保山 ;
黎聪 ;
宋晓龙 ;
张黎娜 .
生态学报, 2009, 29 (08) :4267-4277
[2]   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格局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J].
汪自书 ;
刘语凡 ;
魏建兵 ;
曾辉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2) :180-185
[3]   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 [J].
李鹏 ;
杨桂华 .
生态学报, 2007, (07) :2954-2963
[4]   道路网络扩展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景洪市纵向岭谷区为例 [J].
刘世梁 ;
温敏霞 ;
崔保山 ;
董世魁 .
生态学报, 2006, (09) :3018-3024
[5]   滇西北山区土地持续利用动态评价与分析——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 [J].
彭建 ;
王仰麟 ;
张源 ;
蒋依依 ;
叶敏婷 .
地理研究, 2006, (03) :406-414
[6]   道路网络对澜沧江流域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分析 [J].
刘世梁 ;
崔保山 ;
杨志峰 ;
董世魁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162-167
[7]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自然风景区道路规划方法研究 [J].
王迎化 ;
苗维亚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4) :74-77
[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青藏公路铁路沿线生态系统风险研究 [J].
陈辉 ;
李双成 ;
郑度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586-593
[9]   旅游活动对自然景区的非污染生态影响 [J].
刘巧玲 ;
管东生 .
生态学杂志, 2005, (04) :443-447
[10]   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以台州市为例 [J].
俞孔坚 ;
李伟 ;
李迪华 ;
李春波 ;
黄刚 ;
刘海龙 .
地理研究, 2005, (01) :69-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