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信息学的原理与展望

被引:7
作者
陈惟昌
王自强
陈志华
安荣姝
机构
[1] 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神经信息学; 神经信息的二重编码; 神经元的功能成像; 人类神经组计划; 神经数据库; 人类脑计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42 [神经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6 ;
摘要
神经信息学是研究神经系统信息的载体形式 ,神经信息的产生、传输、加工、编码、存储与提取机理 ,以及建立神经数据库系统的科学。它是脑科学 ,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神经信息学可分为分子神经信息学和系统神经信息学两个层次。神经信息编码可分为神经元脉冲序列的数字编码和突触联结权重编码两种编码方式。对21世纪神经信息学可能取得的新进展进行分析和预测 ,并论证开展人类神经组计划 (HuNP)和建立神经数据库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人类神经组计划与人类脑计划的异同点 ,进行比较和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13 / 6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脑科学进展的跨世纪回顾与展望 [J].
陈惟昌 ;
邱红霞 ;
王自强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06) :24-28
[2]   研究意识问题的自然科学途径 [J].
汪云九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06) :29-34
[3]   关于开展人类神经组计划的建议 [J].
陈惟昌 ;
邱红霞 ;
王自强 .
中国科学基金, 2001, (01) :41-44
[4]   遗传密码和DNA序列的高维空间数字编码 [J].
陈惟昌 ;
陈志华 ;
陈志义 ;
王自强 ;
邱红霞 .
生物物理学报, 2000, (04) :760-768
[5]  
A critical window for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developing retinotectal synapses. Li L, Zhang HZ, Tao W, et al. Nature . 1998
[6]  
迎接“人类脑计划”,加强神经信息学研究[A]. 沈钧贤.首届中国神经信息学讨论会摘要[C]. 2000
[7]   遗传密码的简并及其高维空间的拓扑结构 [J].
陈惟昌 ;
陈志华 ;
陈志义 ;
王自强 .
自然科学进展, 1999, (02) :81-84
[8]   生物信息学的现状与展望 [J].
张春霆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06) :17-20
[9]   短时程突触可塑性的功能意义 [J].
贾凡 ;
周逸峰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0, (02) :174-177
[10]  
The sequence of the human genome. Venter JC, Adams HD, Myer EW, et al. Science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