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退化草原不同禁牧恢复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比较

被引:22
作者
仝川 [1 ]
冯秀 [2 ]
张远鸣 [2 ]
仲延凯 [2 ]
机构
[1] 生态地理过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亚热带资源与环境省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退化草原; 围栏禁牧; 土壤总种子库; 持久土壤种子库; 垂直分布; 锡林郭勒草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冷蒿(Artemisia 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退化草原经过长期围栏禁牧恢复演替(23a和10a)群落为研究对象,并对比围栏外退化的冷蒿+糙隐子草草原,揭示锡林郭勒退化草原长期围栏禁牧后的土壤种子库特征。随着群落的恢复演替,土壤总种子库物种组成和密度均增加,但持久性土壤种子库占土壤总种子库的比例下降。代表土壤总种子库的4月份取样,围栏禁牧23a、10a和围栏外退化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平均值分别为4433、4756粒.m-2和856粒.m-2,在0.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基本代表持久土壤种子库(persistent soil seed bank)的6月底取样,3个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多数植物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0~3cm层,各样地种子库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围栏禁牧23a、10a和围栏外重度退化样地的持久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为土壤总种子库的52.6%、47.4%和90.9%,;各样地一年生植物,构成了草原土壤种子库密度的主要组成部分。结果表明,对于严重退化的冷蒿+糙隐子草群落,只要在恢复起点仍有零星分布的羊草和大针茅植株,经过长期围栏禁牧可恢复其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和种子库规模。
引用
收藏
页码:1991 / 200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土壤种子库的分类系统和种子在土壤中的持久性 [J].
于顺利 ;
陈宏伟 ;
郎南军 .
生态学报, 2007, (05) :2099-2108
[2]   科尔沁沙质草地放牧和围封条件下的土壤种子库 [J].
赵丽娅 ;
李兆华 ;
赵锦慧 ;
赵哈林 ;
赵学勇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6, (04) :617-623
[3]   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地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的数量和动态 [J].
尚占环 ;
龙瑞军 ;
马玉寿 ;
张黎敏 ;
施建军 ;
丁玲玲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6, (03) :313-317
[4]   放牧和围封条件下克氏针茅草原土壤种子库的比较 [J].
詹学明 ;
李凌浩 ;
李鑫 ;
程维信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5, (05) :747-752
[5]   羊草生物学研究进展 [J].
刘公社 ;
齐冬梅 .
草业学报, 2004, (05) :6-11
[6]   割草干扰对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与组成的影响 Ⅴ 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的探讨 [J].
仲延凯 ;
张海燕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644-648
[7]   割草对典型草原土壤中具活力种子数量的影响 [J].
仝川 ;
仲延凯 .
中国草地, 2001, (05) :36-38+41
[8]   沙坡头地区固定沙丘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种群动态研究 [J].
张景光 ;
李新荣 ;
王新平 ;
王刚 ;
李金贵 ;
王宗灵 .
中国沙漠, 2001, (03) :18-21
[9]   内蒙古乌兰察布西部温性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初探 [J].
赵萌莉 ;
许志信 .
中国草地, 2000, (02) :47-49
[10]   冷蒿草原土壤可萌发种子库特征及其对放牧的响应(英文) [J].
苏德毕力格 ;
李永宏 ;
雍世鹏 ;
萨仁 .
生态学报, 2000, (01)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