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治理视域下压力型体制的责任政治逻辑

被引:27
作者
马雪松 [1 ,2 ,3 ]
王慧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2] 吉林大学政治学系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关键词
压力型体制;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 责任政治; 基层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基于现代国家治理角度审视压力型体制,可以推进压力型体制研究内容的拓展与理论阐释的深入,进而揭示压力型体制的治理要求与治理路径。根据责任政治的构成要素与内在环节,可从权责结构、职责界定、究责机制、督责举措四个维度考察压力型体制的责任困境。对此,应在科学划定权责关系的基础上正确看待不同主体,在促使公共权力符合相应职责的基础上强化职能重构,在协调刚性与弹性、决策与执行、规则与绩效的基础上推进责任追究,在督促并引导主体落实各自任务的基础上实现督责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0+147+188 +1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改革的逻辑[M]. 中信出版社 , 周其仁, 2017
[12]  
经济转型深化中的国家治理模式重构[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景维民, 2013
[13]  
理解中国政治[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景跃进, 2012
[14]  
清代地方政府[M]. 法律出版社 , 瞿同祖, 2011
[15]  
程序民主论[M]. 群众出版社 , 韩强著, 2002
[16]  
控制国家[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斯科特·戈登(ScottGordon)著, 2001
[17]  
治理与善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可平主编, 2000
[18]  
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荣敬本等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