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道萎缩致灾机理探讨

被引:14
作者
姚文艺
李文学
侯志军
常温花
机构
[1]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2]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3]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南郑州
[4] 河南郑州
关键词
河道萎缩; 河床演变; 水沙变异; 致灾机理; 黄河下游;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5.03.001
中图分类号
TV143 [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本文基于水力学原理,结合实体模型试验及原型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黄河下游河道萎缩的概念、致灾效应和致灾机理。分析表明,河道萎缩是造床过程中河道排洪输沙功能衰退的一种演变现象,其致灾效应是使洪水涨率增大,同流量下洪水水位不断抬升。致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畸型河势增加、工程险情增多、直接造成工程损失及滩区经济损失等。试验研究揭示,主河槽宽度缩窄造成洪水水位涨幅增大,河底平均高程抬升和过水断面面积减小造成洪水水位起涨的基准面抬升是河道萎缩致灾的主要原因。河道萎缩致灾效应的大小与萎缩模式有关,其中以"集中淤槽"模式所形成的致灾效应尤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模式研究 [J].
姚文艺 ;
王德昌 ;
侯志军 .
泥沙研究, 2004, (05) :8-14
[2]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过程初步分析 [J].
陈界仁 ;
官学文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501-504
[3]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的特点及其水文学背景 [J].
陈建国 ;
邓安军 ;
戴清 ;
周文浩 .
泥沙研究, 2003, (04) :1-7
[4]   黄河下游游荡河道萎缩过程中的河床演变趋势 [J].
许炯心 ;
孙季 .
泥沙研究, 2003, (01) :10-17
[5]   渭河下游近期河道萎缩特点及治理对策 [J].
陈建国 ;
胡春宏 ;
戴清 .
泥沙研究, 2002, (06) :45-52
[6]   黄河下游河槽萎缩与水沙条件关系初步分析 [J].
陈界仁 ;
夏爱平 .
水文, 2002, (06) :19-21+15
[7]   河床枯萎的临界阈研究 [J].
陈东 ;
曹文洪 ;
胡春宏 .
水利学报, 2002, (02) :22-28+35
[8]   黄河下游河槽萎缩与防洪 [J].
黄金池 .
泥沙研究, 2001, (04) :7-11
[9]   黄河下游河床萎缩过程中畸形河湾的形成机理 [J].
许炯心 ;
陆中臣 ;
刘继祥 .
泥沙研究, 2000, (03) :36-41
[10]   河床枯萎疏浚浅论 [J].
陈东 ;
胡春宏 ;
张启舜 ;
吉祖稳 .
泥沙研究, 2000, (01)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