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能源安全的差异性分析——以广东省和陕西省为例

被引:14
作者
刘立涛 [1 ,2 ]
沈镭 [1 ]
张艳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区域能源安全; 国家能源安全; 差异性分析;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能源"四荒"、"拉闸限电"以及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特大冰雪灾害,为中国区域能源安全敲响了警钟,也证实了中国区域能源安全问题客观存在且不容忽视。本文在明晰区域能源安全概念,辨识区域能源安全与国家能源安全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中国区域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广东与陕西作为能源输入与输出区代表,在借助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对1995年-2008年两省能源安全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①陕西能源供应稳定性不断提升,而广东则日趋恶化,陕西能源供应稳定性显著优于广东;陕西能源使用安全性先升后降,而广东呈平稳发展态势,广东在能源使用安全性方面具明显优势;②煤炭对外依存度、煤炭产消比、运输风险指数是目前影响区域能源供应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单位GDP碳耗与能耗是影响能源使用安全的关键因子,能源消费多元化有助于能源使用安全性的提升。基于此,分别针对广东与陕西区域能源安全情况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386 / 23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因素分析 [J].
沈镭 ;
刘立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1) :17-24
[2]   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与发展路径选择 [J].
沈镭 ;
刘立涛 .
资源科学, 2009, 31 (08) :1264-1271
[3]   中国区域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分析 [J].
苏飞 ;
张平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06) :94-99
[4]   中国能源保障基本形势分析 [J].
蔡国田 ;
张雷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5) :57-66
[5]   从“油荒”到可持续发展——广东省能源结构调整策略 [J].
罗晓斐 .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 (12) :127-129
[6]   中国能源安全研究进展 [J].
蔡国田 ;
张雷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6) :79-87
[7]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探讨 [J].
张雷 .
中国软科学, 2001, (04) :7-12
[8]  
能源生态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张雷, 2007
[9]   Indicators for energy security [J].
Kruyt, Bert ;
van Vuuren, D. P. ;
de Vries, H. J. M. ;
Groenenberg, H. .
ENERGY POLICY, 2009, 37 (06) :2166-2181
[10]  
Joint Energy Security of Supply Working Group (JESS). http://www.dti.gov.uk/energy/domesticmarkets/securityofsupply/jessreport1.pdfor in hard copy from the JESS Secretary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