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沼虾胚胎发育不同阶段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被引:16
作者
李红
赵云龙
王群
罗文
堵南山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日本沼虾; 胚胎发育; 蛋白质含量; 脂类含量; 脂肪酸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6.12 [淡水虾的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为了解甲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消耗利用的规律,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过程中7个发育期的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在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过程中,水分含量在早期无显著变化,发育至溞状幼体期达到最高。蛋白质含量在早期略有升高,而从后无节幼体晚期开始下降。脂类含量则逐期下降,只是在前溞状幼体期有所升高。这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脂类和蛋白质不仅在构建组织器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且两者可能分别作为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主要能量来源。脂肪酸变化研究表明:DHA主要参与细胞和亚细胞结构形成。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下降,可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能量,并合成部分DHA。∑ω-3HUFA在前溞状幼体期含量开始增加,主要用于胚胎发育后期细胞结构的形成。棕榈油酸在溞状幼体期含量骤然下降,主要作为能量物质被消耗。日本沼虾胚胎发育不同阶段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与其组织、器官的发育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545 / 5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凯氏定氮法测定牙鲆肌肉粗蛋白含量方法的改进 [J].
刘宗柱 ;
朱凤华 ;
徐永立 ;
张培军 .
海洋科学, 1999, (06) :1-3
[2]   OBSERVATIONS ON THE EMBRYONIC-DEVELOPMENT AND ENERGY-SOURCE IN THE CRAB XANTHO-BIDENTATUS [J].
BABU, DE .
MARINE BIOLOGY, 1987, 95 (01) :123-127
[3]  
甲壳动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堵南山编著, 1993
[4]   中国对虾胚胎发育的研究 [J].
张志峰 ;
廖承义 ;
王海林 ;
马英杰 .
水产学报, 1997, (02) :201-205
[5]   锯缘青蟹胚胎发育过程主要生化组成 [J].
王桂忠 ;
汤鸿 ;
李少菁 ;
王大志 ;
林琼武 .
台湾海峡, 1995, (03) :280-283
[6]  
中华绒螯蟹胚胎不同发育阶段脂类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成永旭,堵南山,赖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1998
[7]  
Ecophysiological studies on the developing eggs and embryos of the European lobster Homarus gammarus[J] . T. J. Pandian. &nbspMarine Biology . 1970 (2)
[8]  
Yolk utilization and hatching time in the Canadian lobster Homarus americanus[J] . T. J. Pandian. &nbspMarine Biology . 1970 (3)
[9]  
Studies on the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larval stages of Penaeus japonicus using microencapsulated diets[J] . D. A. Jones,A. Kanazawa,K. Ono. &nbspMarine Biology . 1979 (3)
[10]  
Fatty acid change during larval development of Penaeus setiferus. Ward G D,Middleditch B S,Missler S R,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Mariculture Society .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