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热水成矿系统中的流体端员与混合过程:来自白银厂和呷村VMS矿床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被引:32
作者
侯增谦
李荫清
张绮玲
曲晓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VMS矿床; 海底流体系统; 流体包裹体; 流体混合; 白银厂矿床; 呷村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3 [海底矿物与岩石];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古今海底热液流体系统是人们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正确识别流体系统中不同来源的流体端员及其混合-分离过程,是深刻理解海底流体系统及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矿床成因的关键。本文选择了我国境内两个典型的VMS矿床:甘肃白银厂矿床和四川呷村矿床,分别对上部块状矿带和下部脉状-网脉状矿带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研究表明,海底热液成矿流体系统是一个富集CO2和CH4的NaCl-H2O流体系统。在此系统中,至少已鉴别出5种端员流体,即(1)低温 (<150℃)高盐度(>12wt%NaCl)卤水;(2)高温(>320℃)高盐度(>14.5wt%NaCl)流体和(3)高温(>350℃)中盐度(10~16wt%Nacl)富气流体,以及(4)低温(~100℃)低盐度(2~5wt%NaCl)流体和(5)中温低盐度流体,它们构成了3个相互分离的温度-盐度演变趋势或混合途径。)低温高盐度卤水封存于卤水池中,在呷村矿床,卤水池发育在海底凹陷盆地热液区内,在白银厂矿床,卤水池则发育在海底之下的多孔火山碎屑岩单元及穿透性断裂破碎带内。高温高盐度流体和高温中盐度富气流体均来自矿区下部浅位岩浆房,前者以液态富金属H2O流体为主,通常与冷海水发生混合;后者以富CO2和CH4的气体为主,高温(>450℃)下呈相对独立的气流存在,至到250~260℃才作为液相混入成矿热液流体中。低温低盐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3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四川呷村VHMS矿床:从野外观察到成矿模型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徐明基 ;
付德明 ;
华力臣 ;
余金杰 .
矿床地质, 2001, (01) :44-56
[2]   岩浆流体对冲绳海槽海底成矿热水系统的可能贡献 [J].
侯增谦 ;
艾永德 ;
曲晓明 ;
张琦玲 ;
唐绍华 .
地质学报, 1999, (01) :57-65
[3]   西太平洋冲绳海槽烟囱硫化物矿床矿石化学特征与分带型式 [J].
侯增谦 .
地球学报, 1997, (02) :60-70
[4]  
Double Convective Hydrothermal System beneath Massive Sulfide Orebody in Gacun Deposit,Southwestern China[J]. Hou ZengqianInstitute of Mineral Deposits, CAGS, Beijing 100037Mo Xuanxue 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dences, Beijing 100083Urabe Tetsuro 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 Higash 1-1-3, Tsukuba, Ibaraki, 305, Japan.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1995(02)
[5]   义敦岛弧的形成演化及其对“三江”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控制作用 [J].
侯增谦 ;
莫宣学 .
地球科学, 1991, (02) :153-164
[6]   白银厂石英角斑岩中的岩浆包裹体 [J].
夏林圻 ;
彭礼贵 ;
刘斌 ;
夏祖春 .
西北地质科学, 1985, (11) :1-8+110
[7]   祁连山白银厂黄铁矿型矿床成因探讨 [J].
严济南 .
矿床地质, 1983, (03) :24-32
[8]   白银厂铜矿床石英中固体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J].
刘斌 .
地质学报, 1982, (02) :165-173+193
[9]   白银厂黄铁矿型矿床的若干地质特征 [J].
成岗 .
地质与勘探, 1980, (09) :1-8
[10]  
西北海相火山岩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邬介人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