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生坦及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干预的对比研究

被引:19
作者
程虹
田雪飞
董鸿瑞
丁爽爽
邱长斌
谌贻璞
机构
[1] 中日友好医院肾病中心
[2]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3] 中日友好医院肾病中心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胶原;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骨形成蛋白-7;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2 [肾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应用波生坦或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进行干预,比较两药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摘除右肾后,静脉注射链脲菌素成DN模型,然后分成模型组、波生坦组、依那普利组。对照组为仅注射缓冲液。每组大鼠6只。20周时测量体重、血压、血糖及24h尿蛋白定量,处死大鼠,用PAS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Ⅳ型胶原(Col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骨形成蛋白-7(BMP-7)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平均动脉压、尿蛋白定量及肾重/体重比值均显著上升(P<0.05或0.01);肾小球系膜及基膜相对面积及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均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内ColⅠ、ColⅣ、TGF-β1及CTGF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或0.01),而BMP-7mRNA及蛋白质表达则下调(P<0.05或0.01)。波生坦或依那普利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除血糖外都被显著抑制(P<0.05或0.01),而抑制的BMP-7表达却被上调(P<0.01)。两种药物之间比较,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波生坦或依那普利对DN模型的干预效果相似,此疗效可能与下调肾组织TGF-β1及CTGF表达、及上调BMP-7表达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内皮素-1与血管紧张素Ⅱ交叉作用的初步探讨 [J].
程虹 ;
田雪飞 ;
董鸿瑞 ;
丁爽爽 ;
邱长斌 ;
谌贻璞 .
中华医学杂志, 2004, (03) :75-79
[2]   BMP-7与肾脏保护作用 [J].
郭顺华 .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3, (04) :411-413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J].
程虹 ;
谌贻璞 .
中国医药导刊, 2002, (04) :279-280
[4]   波生坦对糖尿病高血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J].
陈靖 ;
顾勇 ;
杨海春 ;
朱春晓 ;
朱蔚钰 ;
林凡 ;
林善锬 .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0, (02)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