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体验的社会建构:一个系统论的分析

被引:79
作者
马天
谢彦君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社会建构; 建构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同于实证主义范式,建构主义坚持多重现实的本体论,认为现实不是既定的,而是通过实践和互动不断地被建构出来的。基于现实的社会建构理论(SCOR),文章从预期体验、在场体验和追忆体验3个阶段对旅游体验的建构主体、建构过程和建构对象进行分析。首先,文章认为,旅游体验是多主体建构的结果,旅游者在与媒介、目的地居民及从业人员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着自己的旅游体验。其次,旅游体验是以景物体验和标志体验为核心的愉悦性休闲体验。旅游体验包括两种建构类型:初次建构和再次建构。第三,旅游体验对象以旅游吸引物的形式存在,其形成是景观神圣化和旅游者的仪式态度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旅游实践的地位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最后,文章提出旅游体验和旅游吸引物的社会建构模型,以更好地说明旅游体验的社会建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文学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建构:以凤凰古城为例 [J].
刘晨 ;
朱竑 ;
安宁 .
旅游学刊, 2014, 29 (07) :68-76
[3]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研究与设计 [J].
陈麦池 .
旅游论坛, 2013, 6 (05) :51-55
[4]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社会文化建构:“文本与语境”的分析范式——以湖南凤凰古城为例 [J].
马凌 ;
王瑜娜 .
学术研究, 2013, (03) :65-70+159
[6]   云南石林景点导游作为景观的旅游建构 [J].
史艳兰 .
旅游学刊, 2012, 27 (07) :57-63
[7]   重塑风景:兼论贵州旅游形象的建构 [J].
何景明 .
旅游科学, 2011, 25 (02) :1-7
[8]   旅游社会科学中的建构主义范式 [J].
马凌 .
旅游学刊, 2011, 26 (01) :31-37
[9]   基于表征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及其建构过程解析——以丽江古城为例 [J].
刘建峰 ;
王桂玉 ;
张晓萍 .
旅游学刊, 2009, 24 (03) :48-54
[10]   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及其建构 [J].
马凌 .
旅游学刊, 2009, 24 (03) :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