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时间和温度对底泥间隙水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李剑超
朱光灿
刘伟生
胡仁志
机构
[1] 武汉科技学院环境化学系
[2] 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
[3] 兰州大学化学院
[4] 武汉科技学院环境化学系 湖北武汉兰州大学化学院
[5] 甘肃兰州
[6] 江苏南京
[7] 湖北武汉
关键词
底泥; 间隙水; 有机污染物; 沉积时间; 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底泥培养试验,研究了沉积时间和温度对底泥间隙水相有机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于底泥间隙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影响很大,一是体现在污染物浓度增加的速率,二是体现在平衡浓度的大小。较高的环境温度对应更高的间隙水相污染物浓度。从沉积开始,底泥系统的pH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起始的2d中下降显著,而后逐渐达到平衡;环境温度的影响明显,较低的温度对应较高的pH值。底泥Eh也呈逐渐下降,但主要下降段集中在起始的24h以内,在大约48h后基本达到平衡状态;环境温度对底泥系统的Eh变化影响很大,但对底泥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测量影响小。针对底泥间隙水有机污染物的特点,首次提出原始底泥的概念,这将有利于考虑污染底泥的水质模型的建立。
引用
收藏
页码:723 / 7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河流底泥冲刷悬浮对水质影响途径的实验研究 [J].
李剑超 ;
褚君达 ;
丰华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2) :137-140
[2]   底泥对河流的二次污染浅析 [J].
贺宝根 ;
周乃晟 ;
袁宣民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9, (03) :41-43
[3]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