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小麦优质高效生产的若干问题

被引:16
作者
任正隆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雅安
关键词
小麦; 南方麦区; 品质育种;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2002.03.028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南方麦区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方法。近二十年来 ,中国南方麦区小麦生产的发展落后于北方麦区 ,主要原因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和北方麦区相比 ,表现为品质差、产量低和抗病性丧失快。本文批驳了南方麦区可以不种小麦的观点 ,指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小麦生产仍然是重要的内容。南方小麦的品质差的主要原因不是气候因素 ,而是没有与南方生态条件相适应的优质品种。文中提出了培育南方麦区优质小麦品种的策略。本文指出 ,根据南方麦区的气候和生态特点 ,认真研究适应南方麦区的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和高效栽培的方法 ,是使南方小麦生产走出困境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黑麦抗条锈病基因对小麦高产品种绵阳11的直接转移 [J].
张怀琼 ;
任正隆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3) :193-196
[2]   小麦新高产品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结构分析 [J].
晏本菊 ;
任正隆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376-379
[3]   作物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研究及其在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中的应用——论李尧权教授的有关作物栽培和育种的学术思想 [J].
任正隆 ;
张怀琼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299-302
[4]  
中国小麦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金善宝主编, 1996
[5]   我国部分小麦新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 [J].
晏本菊 ;
任正隆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380-383
[6]   小麦开花后的物质积累、籽粒相对生长率和灌浆速度在品种间的变异 [J].
任正隆 ;
李尧权 .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06) :12-20
[7]   黑麦种质导入小麦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方式 [J].
任正隆 .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03) :18-25+100
[8]   关于作物育种攻关的几个问题 [J].
任正隆 .
西南农业学报, 1995, (04) :119-125
[9]   适应四川农业产业化的小麦生产:现状、问题和应对策略 [J].
任正隆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01)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