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典型清洁与污染过程的大气湍流与物质交换特征

被引:35
作者
邓雪娇
李菲
吴兑
谭浩波
邓涛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污染过程与清洁过程; 湍流交换特征;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31.1 [大气污染化学];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在广州番禺观测的一套陆气相互作用资料,结合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广州地区污染过程与清洁过程的湍流交换特征,重点分析了近地层稳定度、风、湍流能量、物质通量与污染物的关系.分析表明平均风速与平均湍流能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9以上,风速越大湍流能量也越大;污染物浓度与平均风速、湍流能量的相关性较高,其次是与水汽通量,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污染过程期间平均风速、湍流能量与水汽通量仅为清洁过程的0.48、0.59、0.51倍,不利于污染物平流与扩散的气象条件降低一半,导致污染物的累积可达3~6倍.污染过程期间污染物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尤其是PM10与NO2之间的相关性较高;而在清洁过程期间,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显著下降,PM10与NO2之间的相关性很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424 / 14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珠江三角洲2001—2008年灰霾天气过程特征分析 [J].
陈欢欢 ;
吴兑 ;
谭浩波 ;
李菲 ;
范绍佳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2) :147-155
[2]   南海季风建立前后珠江三角洲的陆气热量交换与热力边界层结构特征 [J].
邓雪娇 ;
李春晖 ;
毕雪岩 ;
梁建茵 ;
吴兑 ;
张宏升 ;
杜金林 ;
黄健 ;
李菲 ;
廖国莲 .
气象学报, 2007, (02) :280-292
[3]   广州番禺地区草地陆气相互作用观测研究 [J].
邓雪娇 ;
毕雪岩 ;
吴兑 ;
梁建茵 ;
黄健 ;
李菲 ;
张宏升 ;
杜金林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1) :59-66
[4]  
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低层垂直动力和热力特征及其与污染物浓度关系的研究[J]. 周明煜,姚文清,@徐祥德,徐祥德,于海青.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5]   BECAPEX科学试验城市建筑群落边界层大气环境特征及其影响 [J].
徐祥德 ;
丁国安 ;
卞林根 ;
谢立安 .
气象学报, 2004, (05) :663-671+715
[6]   北京大气边界层中风和温度廓线的观测研究 [J].
卞林根 ;
程彦杰 ;
王欣 ;
高志球 ;
汪瑛 ;
陆龙骅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13-25
[7]   南京市近地层湍流结构及输送特征研究 [J].
陈铭夏 ;
李宗恺 ;
王庆安 .
气象科学, 2000, (02) :111-119
[8]   热带沿海近地层大气的湍流结构和谱特征 [J].
邓雪娇 ;
吴兑 .
热带气象学报, 1997, (01) :34-41
[9]   广州市近地层大气的湍流微结构和谱特征 [J].
徐玉貌 ;
周朝辅 ;
李振华 ;
李宗恺 .
大气科学, 1993, (03) :338-348
[10]   山谷城市的近地层大气湍流谱特征 [J].
王介民 .
大气科学, 1992, (01)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