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发病因素与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文丽芳 [1 ]
孙立新 [2 ]
机构
[1] 山西医科大学
[2] 山西省肿瘤医院妇二科
关键词
宫颈癌; 病因; 预防;
D O I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2.06.100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发病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通过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进步,深入研究宫颈癌分子生物学特性,对照在宫颈癌发生的不同阶段,多种因素分别在不同水平相互协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结果宫颈癌与遗传性疾病相比有所不同,在细胞增殖与分化、浸润与转移、细胞周期调控等生物学特性方面有其特殊性。结论宫颈癌的发病因素有微生物致病因素、高危致病因素、其他因素三方面。要从根本上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防癌检查、预防高危因素、疫苗的使用有很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1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DEK蛋白在宫颈癌病因学中的意义研究 [J].
刘岿然 ;
赵敏 ;
张淑兰 .
现代肿瘤医学, 2011, 19 (02) :342-344
[2]   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J].
梁华茂 .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29) :3239-3241
[3]   染色体遗传不稳定性在宫颈癌病因中的研究 [J].
刘岿然 ;
赵敏 ;
张淑兰 .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29) :3245-3247
[4]   吸烟是致瘤性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J].
于立芬 ;
郑全庆 .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08, 29 (04) :177-180
[5]   人乳头瘤病毒及宫颈癌疫苗的研究——解读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J].
许雪梅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8, (10) :1095-1103
[6]   宫颈癌发病年龄及病因变化趋势研究 [J].
王平 ;
郑芳 ;
李炜修 ;
吴菊霞 .
现代肿瘤医学, 2007, (12) :1835-1837
[7]   长春地区148例宫颈癌临床分析 [J].
周新 ;
岳瑛 ;
朱继红 ;
张春香 .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34) :4874-4876
[8]   宫颈癌的成因、检测及预防的研究进展附视频 [J].
郭洁 ;
朱中元 ;
王海波 ;
王莉 .
中国热带医学, 2007, (09) :1695-1697
[9]   宫颈癌年轻化病因学研究新进展 [J].
孙丹丹 ;
陈骊珠 .
青岛医药卫生, 2007, (04) :289-290
[10]   E6AP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J].
修晓新 ;
张淑兰 ;
牛菊敏 ;
陆小云 .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01) :14-16